被遗忘的谎言

月初,在《方法》杂志98年10期上读到一篇令我“震惊”的论文,该文题为《风调雨顺的三年》。作者以国内一批著名气象水文科学家,用全国120个水文站历年(1895--1979)的气象水文资料编制的《全国各地历年旱涝等级资料表》为依据,缜密、客观地分析了1959--1961年的国内水文气象情况,认为“不论与其它任何灾年或常年比较,1959--1961三年灾难(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1959--1961年因“粮食消费不足”,“非正常死亡”率全国平均达到千分之18.08,其中60年全国“非正常死亡”率竟高达千分之25.43,大大超出尚处于战争年代1949年千分之20的水平。--笔者注)时期全国的气候都可以说是天公作美,甚或是历史上的最好时期,正常程度甚至令人吃惊。”显然,导致那三年灾难的主要原因应完全归究于“人祸”,根本不是什么“天灾”。

作者引用的资料均出自国内权威专家、学者之手,相信他们不会也不敢篡改历史。说实话,我没读这篇文章之前,假若有人问我造成“三年灾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会下意识地首先想到“三年自然灾害”(考试就是这样回答的)。为验证我的观点是否具有“广泛性”,我还随机询问了若干同事,利用上课机会问卷调查了41名大学生,首选回答均为“自然灾害”。去图书馆查阅近五年国内出版的数种中国现代史(含中学历史教材),凡涉及到这段历史的,也无一例外地写有“三年严重自然灾害”。

上述被询问者基本上是6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只能从书本里获得信息,结果尚在预料之中。那么,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过来人,又会如何回答呢?我走访了本校一些50年代大学毕业的老教师,结果居然和年轻人一样,几乎众口一词地说:三年灾难的“罪魁”应为“自然灾害”。当我向其简述《风调雨顺的三年》文章大意后,他们似才进入理性的回亿里,继而如梦初醒般喃喃道:那三年的天气状况好象是没有什么特别不正常的灾害。

这几日,一种难以言状的情绪始终伴随着我。出于某种需要而“统一”的“标准答案”力量如此强大,它甚至能轻易改变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的正常记忆。季羡林说,他之所以写《牛棚杂忆》,是基于“悲哀、孤独和恐惧”。因为,十年浩劫才过去20年,很多人就已经快要把它完全遗忘了。照此思路推测,倘若十年浩劫在人们心里尚还有点残留的“影子”,那40年前“大跃进”的灾难,不少人恐怕早已忘得干干净净了。如果有的话,则肯定多是为迎考的中学生们。不过,他们也只是背熟了“自然灾害”之类的答案。

“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这句名言,无疑包含这样一个真理:一切都在进步,逝去的东西不会重新出现。然而,我们却常常发现,由于缺乏对历史反思的传统或曰没有“机制”上的保障,当人们采用与历史上相类似的方法来应付与历史上相类似的事变的时候,逝去的历史又往往会以类似方式重演。这时,我们实际又走进了同一条河流。眼下一些地方,某些官员为追求政绩的“浮夸”,不是就已呈“风起云涌”之势了么?

士柏咨询网

本文留言

作者阿黄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