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上海“黄牛”满街跑

对新加坡人来说,不会耕田的“黄牛”(票贩子)已经是个历史名词,然而,在日益国际化的上海,这个偏门行业仍方兴未艾!

  昨天报载,上海人引以为荣、轰动世界的磁浮列车才刚刚试运行没几天,就差点变成了“黄牛车”,一张150元人民币(下同,31新元)的普通车票被炒到1000元的高价,已经可以买到来回北京的打折机票了。

  看来,设计时速505公里的陆上最快列车,速度还未及“黄牛”来得快。不止是磁浮列车,上海的许多售票点几乎都有黄牛的踪迹!

  不管是大剧院还是小剧场,只要有受欢迎的演出,现场必定有黄牛在炒票。其他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球类比赛的体育馆、甚至是需要排队的楼盘、著名医院,都是黄牛党觅食的热门地点。

  火车站售票处是黄牛党最为猖獗的地方。上海目前有三个火车站点,分别是市中心的新客站、上海西站和南站。

  以新客站为例,售票大厅里里外外都有人兜售黄牛票,铁道局的工作人员和警察对这种现象仿佛视若无睹,因此,黄牛们大胆到公开向排队的人群推销黑票。

  一张赴苏州的“普快”硬座票,原价是13元,黄牛票通常要卖20元,至于原价22元至24元的“快速”和“特快”软席票,平日加价10元,碰到节假日高峰期更是翻倍卖出。

  据熟知者透露,黄牛票视长短途、路线是否热门,以及班次的受欢迎程度而有不同的需求,抬价的幅度,则从百分之几十到几百都有,利润十分惊人。

  恒丰路的长途汽车站,你一步下出租车,包管有人上前问你要去南京、苏州、还是无锡?有的还死缠烂打一路跟随。


黄牛党背后似有“黑网”


  叫人纳闷的是,这黄牛党的背后似乎有个看不见的“黑网”在运作。一些时常出门的人指出,售票处的票往往很快卖光,而黄牛身边却大把在卖。

  还有另外一奇,车票有出发时间,逾期不退,而一般情况,退票得扣百分之十票款,票卖不出需承担损失,但黄牛们却有恃无恐。

  据了解,这主要是内部有个运作系统,可以确保卖不出去的也能无条件收回,就当作公家卖剩下来的票,丰厚的利润则适当分配。至于音乐会和球类比赛的黄牛票,若剩下太多,反而有“亏损”的风险,这种情形当然很少出现。

  当然,黄牛也有大小之分,大黄牛你是见不着的,车站内外不过是黄牛中的跑腿,假设当局要“严打”,不妨就牺牲几个,好让对方交差。

  像上海这样一个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强调国际化,而且致力于经贸与人文发展并重的大都市,“黄牛现象”与她的发展目标肯定是格格不入的。

  试想想,连大剧院、磁浮列车、火车站,这等面向世界的窗口,都处处有黄牛,又如何打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呢?当局确实是应该好好“驯牛”了!

《联合早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