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海南“海底草原” 出现之因仍是谜

 2002-12-22 20:5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近日,海南海洋生态调查组在该省东部沿海一带发现大面积海草场,面积3-5平方公里不等。有关专家称:东海岸为何分布着大面积海草,这还是个谜,有待进一步研究。然而此次发现,对海洋生态研究有重要科研价值。

  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是在一次对珊瑚礁和海草的调查项目中发现“海底草原”的奇景的。调查组分别在海南东海岸的文昌高隆湾、琼海龙湾港和陵水新村港一带礁坪内侧,以及沿岸港湾(水深两米左右)发现大面积海草床,面积3-5平方公里不等,种类主要有喜盐藻、海菖蒲、泰莱草、二药藻4种,海草高的达1米多。而在海南岛的西海岸则极少有分布。
其中,陵水新村港南湾、大墩一带的潮间带及以下区域的海草床,分布面积约3平方公里,占全港面积的1/6。该区域的海草主要是泰莱草,有少量的线叶二叶草。港湾的另一侧则无海草分布。专家分析主要是受三才河影响,近岸海水的盐度变化大,不利于海草生长。

  文昌高隆湾沿岸港湾、沙泥质海底的礁坪内侧也分布约4平方公里的海草,还发现了仙掌藻、密岛仙掌藻等在海南沿海罕见的热带种类。

  琼海龙湾港一带海域沙泥质海底礁坪内侧则分布大面积海草床(5平方公里左右),但生长稀疏,叶面上有沉积污物,颜色发暗,部分叶出现腐烂。说明生态环境遭受一定破坏。
  
参与调查的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人、海洋学博士王道儒说,海草与红树林、珊瑚礁一样,是巨大的海洋生物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王博士说,海草根系发达,有利于抵御风浪对近岸底质的侵蚀,对海洋底栖生物具有保护作用。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它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溶于水体,对溶解氧起到补充作用,改善渔业环境。更重要的是,它能为鱼、虾、蟹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隐蔽保护场所,海草床中生活着丰富的浮游生物,个别种类海草还是濒危保护动物儒艮的食物。海草场保护生物群落的作用不可忽视。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海洋环保处负责人张军说,过去海南省对海草没作过系统的调查,此次意外发现海草资源,意义重大。海草作为南海沿岸重要生态系统之一,是海洋高生产力的象征。


  至于东海岸为何分布大面积海草,至今还是个谜,有待进一步研究。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