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恢复人权对话,人权组织不抱高期望

中美两国官员星期一在北京恢复人权对话。至于对话能否产生实质结果,被监禁异议人士的家属以及海外人权组织都不抱过高期望。

美国国务院负责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雷纳星期六晚间抵达北京,准备于星期一与中方官员恢复两国的人权对话。

海外法轮功组织星期天呼吁美国官员在对话期间敦促中国释放在押的一百多名法轮功学员。

法新社星期天引述美国驻华使馆官员的话报道说,克雷纳会提出一系列议题与中方展开讨论,这些议题包括宗教自由,劳工权利,法轮功问题,西藏和新疆问题以及在押政治犯问题,尤其是北京异议人士徐文立的个案。

徐文立因组建中国民主党被判处13年徒刑。徐文立的妻子贺信彤表示,中美人权对话是一个好的契机,但她无法预料这次对话能够产生什么结果(录音)

旅美时事评论人士刘晓竹认为,中美人权对话虽然不能产生实质结果,但也有积极的作用:(录音)

海外人权组织也非常关注这次的中美人权对话。《人权观察》负责人简德瑞泽克表示,《人权观察》一直赞同中国与外界展开人权对话,但该组织也对这类对话持批评态度,因为这类对话缺乏透明度,是闭门秘密会谈,而且对话不事先设定议程,结果也不公开。因此,简德瑞泽克认为,对话缺乏实质性:(录音)

“我们认为,虽然对话给中美双方提供了讨论人权问题的渠道,但没有给北京施加任何压力以迫使其改善人权。尽管中美之间进行人权对话已经有十年了,但对话还没有产生实质性的结果。当然,中国为了做出回应,也提前释放过一些政治犯,但我个人认为,就对话本身而言,不会产生任何有意义的变化”。

简德瑞泽克指出,从中方的立场来讲,为了中国政府的利益,北京应该至少做出一些姿态,释放一些外界高度关注的政治犯。他认为,中国政府这样做有助于改善中美关系。

其实,中美这次的人权对话正是在两国不断改善关系的过程中恢复的。法新社在报道中引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峰的话说,中美双方都觉得应该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加强合作,而在有分歧的领域展开对话。

自由亚洲电台

本文留言

作者嘉远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