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是谁的话吗?”

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流域,在回京途中访问安阳,从新乡到安阳要穿越民族英雄岳飞的故里一一汤阴站。

毛泽东中途突然提出:“到了汤阴站,我要下去看岳庙。”这可急坏了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罗瑞卿。

不到9点,专列进入汤阴站后,徐徐地停了下来。

汤阴站台的东南方向,有一块歌颂岳飞的碑林,在这片碑林中,有个典雅的小亭子,亭子中央有一尊最高最大的碑叫《岳忠武王故里》一一指路碑,为1942年汤阴县知事张直主持镌刻。

毛泽东走上小亭,站在《岳忠武王故里》碑的正面,端详着这六个圆润、奔放的大字,微微点头称赞,而后匆匆转向碑的左侧,默读《七言律》回首;转向碑的右侧,少视“镌刻经过”,转向碑后停下脚步,观赏了片刻,然后小声念起了《岳忠武王故里》的碑文:“宋岳飞,宇鹏举,汤阴人……少负气节,深重寡言,家贫力学,好左氏春秋,孙武兵法……”。虽然此碑高大且字迹多,年近60岁的毛泽东看起来很吃力,有时不得不停下来仔细辨认,但他还是耐心地一字一句地读完那篇文字优美、客观记述和评价岳飞的碑文。从毛泽东低沉缓慢的读文声中,随行人员感觉到了毛泽东对岳飞的敬佩和赞颂。

碑的正文念完以后,毛泽东的眼神盯着被用锤子击在署名处的24个小坑,摇摇头遗憾地问当地公安局长:“这八个立碑的人的名字为什么都给打掉了?”

“他们都是汉奸,群众恨它们,才给打掉的。”

“汉奸想借岳飞给他自己扬名于世么,这是历史,不必打掉,留下来让他们做反面教员,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还是遗臭万年。”

上午9点多钟,汤阴县县长王庭文听说车站有人召见,匆忙赶来。

毛泽东在询问了汤阴的一般情况后,向王庭文提出了他所关心的问题:

“岳庙都有些啥子建筑?”

王庭文详细介绍了岳庙的建筑群后说:“岳庙的碑碣石刻现在有近百块。”

“那里有岳飞的《满江红》吗?”毛泽东急切问。

“有啊,有。”

看过吗?”

“看过,看过,我还会背呢?”

“好啊,能让我听听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王庭文操着河北口音,很流畅地背诵起来。

“诸葛亮的《出师表》,你会背“会吗?”

“会!”说着,王庭文又背诵起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途崩殂……。

“哈哈,你这个县长的脑子不错吗,背的很熟的,现在岳庙怎么样?还好吗?”

“战争年代,岳庙也遭到了破坏,解放后,我们拿出1500多公斤小米的费用维修了一下。”

“你们给人民办了一件好事。毛泽东又说:“还应当搞些钱,把坏的地方修一修,保持古庙的静穆才好。”说到这里,毛泽东又突然问道:“岳家有后代没有?现在表现怎样?

“岳家有后代,表现也好”,王庭文继续说:“据我们所查,岳家一门忠孝,没有一个当汉奸的。”

“很好,很好!”毛泽东赞扬说:“岳飞是大好人,岳家又没有一个当汉奸的一一都保持了岳飞的爱国主义气节,好!”

清明献花圈

1954年春天,一个丽日朗照的上午,在刘庄的办公室里毛泽东按铃叫来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王芳。

“快到清明节了,是吗?”毛泽东若有所思地轻声问。

“主席,后天就是清明节。”王芳赶紧回答。

“你知道‘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是谁的话吗?”毛泽东的声音很轻

“这是宋朝民族英雄岳飞的名言。”

对于岳飞,王芳是很熟悉的。位于西湖北岸枯霞岭下的岳王墓,他不知去过多少次了,每参观一次,他都要在岳飞草书的“还我河山”的巨匾前驻足深思。今天主席很突然地问这干什么?王芳不由得想起了那个春风拂面、幽香阵阵的傍晚,他陪毛泽东在刘庄园内散步时的情景─

毛泽东满脸不高兴地问:“王芳,你知道西湖边上有多少坟墓吗?”

“具体数字说不清楚,反正到处是坟墓。”

“是啊,我们这是与鬼为邻,成天与死人打交道。这些达官贵人们,活着时住深宅大院,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死了还要在西湖边上占去一块宝地,这怎么能行?”

“主席,你说怎么办好?”

“除了岳王墓等少数几个有代表性人物的坟墓外,其他的应该统统迁到别处去。西湖风景区应该成为劳动人民休息和游览的地方,不能让人们看到这里到处是坟堆、墓碑,这些真是大煞风景啊!”

想到这里,王芳猜测,莫非主席想到清明节去祭奠岳飞?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爱国英雄。公元十二世纪,女真族在北方建立了金国,金人不安心偏居北方,随着国力的增加,他们吞并宋朝的野心日益膨胀起来,并不断肆无忌惮地侵占和骚扰中原地区,面对国家山河破碎,百姓民不聊生,甚至生灵涂炭的悲惨景象,岳飞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主动请缨提旅,率领英勇善战的岳家军,驰骋抗金前线,杀得金人弃盔丢甲,闻风丧胆。”

毛泽东讲得深入浅出,王芳听得津津有味。片刻的沉默之后,王芳开了口:“主席,人们用生铁铸成的秦桧夫妇的跪像至今仍然在岳飞坟前……。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对联写得真是入木三分!”毛泽东毫不掩饰心中的愤恨。

“王芳,岳飞的名词《满江红》你会背吗?”

“背不好。”王芳的山东口音较重,他怕毛泽东听不清楚,想推辞不

背。

“你背背,试试看。”毛泽东热情鼓励王芳。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王芳尽力用山东腔的普通话背诵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毛泽东也随着王芳的声音情不自禁地低吟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钦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不寻常的双人背诵,虽然语调不那么和谐,韵律不那么优美,但抒发出来的情感却是同样的深沉真切。

“王芳,这几天的工作,给我安排的满满的,我有一事想托你办一下。毛泽东打破沉默对王芳说。王芳当然知道这几天的工作安排,宪法的起草工作即将结束,许多重大问题还需毛泽东处理,他的时间是分秒计算的。

“主席,有什么事您说吧!”

“快到清明节了,按我们民族的习惯,清明节是祭奠主人的日子,请你替我给岳王坟献个花圈。”

于是,当天下午,在岳王坟的花圈丛中?又增添了一枚制作精美但没有标明敬挽人姓名的花圈,这就是毛泽东托王芳厅长代为岳王坟献的花圈。

天下论坛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