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实验室造假案德裔科学家舍恩被开除华裔科学家鲍哲南清白

一个独立审查委员会24日向美国贝尔实验室递交的报告说,该实验室的明星科学家舍恩(Jan Hendrik Schon)确实曾伪造、虚构实验数据。舍恩随后被贝尔实验室开除,但包括其华裔同事鲍哲南在内的其他研究人员因并不知情,没有任何责任。

审查委员会25日公布了报告显示,1998年至2001年间,舍恩至少在16个场合中虚构或篡改实验数据。这是贝尔实验室成立77年以来首次发现研究造假事件。贝尔实验室曾是AT&T的一部分,现在是朗讯科技公司的主要研发机构。

报告说,有关证据不得不令人相信,舍恩曾操纵实验数据,误导人们。他“故意不顾一切地这样做,并且隐瞒了所有的合作者”。这样,贝尔实验室和其他研究机构参与相关研究或撰写科学报告的大约20名科学家与舍恩造假案无关。

据悉,舍恩及合作者的有关实验涉及目前国际科学界最热门的领域--超导体、分子电子学和分子晶体。他们基于虚假数据的研究成果曾在《科学》、《自然》、《应用物理通讯》等顶尖科学期刊上发表。

其中一篇论文关于利用单一有机分子制造世界上最小的纳米晶体管。该成果去年11月份公布后颇受注目,曾与其他一些纳米科研进展一起,被美国《科学》杂志列为当年世界科技突破之首。

论文称,“纳米晶体管”以碳为基础,包含氢和硫的有机半导体分子为晶体管材料,以金原子层为电极。制造这种晶体管过程中的主要困难是如何确保电极之间只有一个分子,而且要将电极装配到分子上并让电流通过这种小装置中。

论文称,事实上他们无法把三个电极以手工安装到一个小分子上,但研究人员最终找到了一种“自装配”工艺,设法让分子自己找到接触点并进行自我“装配”,而且这种化学自我“装配”技术与硅晶体管的制造工艺相比更容易和便宜。

论文称,这一晶体管是微型化的终极,但在真正被用于产品之前还需要几年的测试和改进。

但当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按惯例试图重复舍恩等的实验时,无一成功,因而开始怀疑其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一些物理学家还指出,舍恩的一系列论文描述了不同设备的实验,尽管标注不同,但部分数据看上去一模一样。尤其令人怀疑的是,在不同的论文中,有一个“噪音”图形完全相同,而这种数据本应是随机的,不同实验得出同样结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有鉴于此,今年5月,贝尔实验室从外部聘请了5名知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独立审查委员会对舍恩的研究展开调查。委员会由斯坦福大学前文理学院院长、应用物理学家比斯利负责,成员包括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克勒默教授等。阵容之强,反映了贝尔实验室对此事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审查委员会获准授权可以自由同实验室雇员面谈,任意审查有疑问的实验,查阅实验记录、有关内部调查资料及其他文件。经过4个多月仔细调查后,审查委员会终于在24日向贝尔实验室提交长达125页的结论性报告,确认舍恩造假。

舍恩对审查委员会的某些证据和结论表示异议,但承认“在科研过程中犯了多个严重错误”,他对此“深表遗憾”。

舍恩解释说,论文中的有些错误是因为实验过于复杂,有些则是他在论文出版前没能发现。他依然相信其他科学家未来能重复他的实验。

现年32岁的舍恩是德国人,1998年开始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起初是实习生,2001年成为全职正式工作人员。

在舍恩事件中,处于旋涡中的还有美籍华裔女科学家鲍哲南博士。在2001年10月18日英国《自然》杂志和2001年12月7日美国《科学》杂志上宣布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纳米晶体管的两篇论文,主要作者正是舍恩和鲍哲南。自贝尔实验室成立专家小组,对舍恩等人的论文开展调查以后,针对鲍哲南的各种猜测和谣言也随之而来。现在她终于被证明是清白的了。

鲍哲南是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87级学生,1990年大学三年级时移民美国。1995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被贝尔实验室录用为正式研究人员.

在贝尔的数年中,鲍哲南先后在“聚合物发光和导电性质”、“塑胶超导体”等研究项目中做出了许多具有创新价值和市场前景的成果,有近十项发明获美国专利,并在《自然》、《科学》、《美国化学会志》、《现代物理快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2001年初,鲍哲南受聘贝尔实验室“杰出研究员”。这是贝尔聘任科技雇员的最高级别。

鲍哲南是一位雄心勃勃的科学家。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贝尔实验室:现代高科技的摇篮》一书作者阎康年,1998年拜访贝尔实验室总部时,与鲍哲南有过交谈。阎康年曾经问:“你的目标是什么?”鲍哲南的回答令他感到惊讶:“当然是诺贝尔奖。”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几位发现导电聚合物的科学家,而制造塑胶超导体是一项更加困难的工作,贝尔实验室为此探索了长达20年的时间,终于在鲍哲南等科学家身上实现了夙愿。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