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房地产空前繁荣是假象

由于新推出的高单价商品房空置率高达百分之五+,大批开发商一味炒作,加上政府对房市监管力不够,造成局部市场空前繁荣的假象,中共官方“人民日报”昨天刊出专文提出警告,严防大陆房地产可能出现的严重泡沫化现象,而中共各级政府已逐步采取行动调控高价楼盘,增加中低价位楼盘的供给,抑制楼价继续攀升。

文章指出,据中共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今年前七个月,大陆空置房面积大幅上升,在北京、长沙、成都等地,大多数开发商仍一味地追高,造成新的空置。在中低档市场明显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众多开发商仍是无动于衷。

在上海,去年四+万元人民币一亩的地价,今年转手卖到八+万元,一平方公尺四千元以下的楼盘越来越少,八千元以上的楼盘越来越多,有钱的投资者一买就是两三套。据上海社科院最近完成的一项报告显示,在今年上海楼市持续供需两旺的背后,正孕育着一些过热的征候,主要表现在楼市圈地运动太热,高档住宅大量上市,投资购房成为时尚。

在广州,近郊大型楼盘出现开发热浪,用地超过二+平方公里的番禺华南板块案子方兴未艾,房地产商在增城新塘大兴土木,花都、从化也都有开发商在建造大面积的“新城”,小的在千亩以上,大的号称过万亩。据统计,广州周边用地规模在五百亩以上、已建或在建的大型楼盘就有二+多个。这些地产很少适合普通市民的需求。

专家认为,这些大规模的圈地开发已远远走在城市规划之前,只会导致城市建设的混乱。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负责人表示,开发商超能力圈地、过量推盘、盲目选址,与城市基础建设不配套,造成楼盘的供水、供电、交通等长期不能解决,最终将包袱扔给政府,造成新的烂尾楼。

据统计,目前广东省空置房面积已达到二千万平方公尺,占全大陆空置房总量的百分之二+。上半年全省商品房竣工面积高出销售面积一百万平方公尺,而在建的商品房面积已接近一亿平方公尺,建设银行今年要清理的坏帐接近八百亿元人民币,其中百分之八+与房地产有关,仅广州市两家大型房地产公司欠款已达+亿元以上。

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教授分析北京市场时指出,近几年来,北京的商品房交易确实很红火,价格也居大陆之首。但就目前情况而言,经过五年的高速发展,由房改政策效应带来的消费潜力,基本上已经释放完。目前北京旧城改造加快,大家都认为这是一种“虚假繁荣”:每拆迁一户居民,就会至少卖出一套甚至是数套商品房,但这些商品房等于是开发商自己掏钱买下的,因为巨额的拆迁费得由开发商支付。所以不是被真实的购买力所支撑。目前进入北京市的房地产商,已经从三年前的一千馀家,猛增到现在近四千家,目光都集中在利润较高的高档商品房。

专家指出,中共目前城市高档商品房空置率接近百分之五+,估计北京高档商品房空置率也大致如此,主要是那些质次价高的“豪宅”,北京高档商品房已出现了泡沫,并且可能还在增大。从整体上看,北京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这主要是大量中低收入的居民还没有自己的房子。

文章表示,如果大批开发商一味炒作高端市场,社会上高收入者都把购房作为投资升值的渠道,一旦有钱人把大量房子推向市场,房价就会大滑坡;一旦开发商出现资金短缺,烂尾楼就会大量涌现,整个地产市场就会造成严重的动荡。北海、海南在上一轮地产泡沫中的惨痛教训,值得重现。

中共各级政府目前正采取各种整顿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要在市场上推出一大批适合普通消费者的中低档商品,一些严重损害消费者的不法分子,被不断地清理出房地产市场。

另据新华社报导,上海房价与市民心理价位差距很大,八成多的上海市民认为当前房价偏高。上海市政府近期将对高价楼盘的开发进行调控,引导开发商开发中低价位、适应上海人居住的商品房。一些区政府也已采取地价、税收减免等措施,引导开发商多开发中低价位楼盘,力求让中低收入者能买得起。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