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铭:中共权力转移与胡锦涛之命运

一部腥风血雨的中共接班史

 从现在到2002秋中共十六大,是观察中国权力转移的关键时段。胡锦涛能否顺利接班?江泽民会不会背信拒绝交出权力?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选择的接班人,没有一个接成过班。试看历史记录:

 A、第一代向第二代转移:十年动乱,五次斗争,二死一囚

 毛泽东选接班人,有明确的标准。他说:“在中国掌舵,首先要有不听指挥棒的精神,自己能独立把中国这个舵掌好,不能让外国人指挥中国人。不管你那个外国人是什么共产国际,是哪一国,是哪个人,你发号施令,我不听。在历史上第一个不听话的是毛泽东,第二个是刘少奇,第三个是林彪,再就是邓小平。中国人要走自己的路,没有这样一个精神就不能领导中国。”

 结果是三立三废。原来不听外国人指挥的刘少奇、林彪、邓小平,偶而也难免不听中国人(毛泽东)指挥。第四次选了最听指挥的华国锋(直到毛死后,华国锋还坚持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还是没有站住。邓小平取而代之的理由就是:“他本身没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就是两个凡是。”

 毛泽东的临终安排十分微妙:

 第一,明确指定华国锋接班,取代邓小平全面执掌党、政、军最高权力。毛对华国锋的嘱咐,除了纸上写的“你办事,我放心”,“照过去方针办”;还有口头交代:“准备腥风血雨中接班。”

 第二,毛在华国锋身边安排了两位老臣,一武一文,武将叶剑英,文臣汪东兴,帮华国锋抓枪杆子(军队)和笔杆子(意识形态)。据叶剑英自述,毛最后一次在病榻接见,握住叶的手不放,让叶想起毛曾讲过汉高租刘邦临终嘱托将军周勃:“安我刘氏者,勃也。”

 第三,毛同时为华国锋留下左、右两边的挑战者。左边江青,右边邓小平。毛对邓又爱又怕,爱他的独立胆识,怕他否定文化大革命。毛说自己“一生做了两件事,一件打败蒋介石,争论不多;一件文化大革命,反对的不少。”毛之所以让邓复出,是邓承认文革中犯了错误表示“永不翻案”,毛才放心让他接班。邓一掌权就同文革派斗了起来,开始毛发现文革派有夺权野心,批评了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叫他们不要搞“四人帮”、“上海帮”。但江青毫不示弱,集中攻击邓小平否定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怕的就是这个,亲自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毛批邓最重要的一句话:“永不翻案?靠不住吧!”毛无论多么爱邓,也不容他翻文化大革命的案。毛废邓立华,却又特意对邓的处理留有余地,叫“保留党籍,以观后效。”似乎让邓在一旦形势变化时还有出头的机会。

 毛临终布下的这几步棋,果然在他死后一一发生连锁作用:

 第一,左边的江青一派,首先挑战华国锋的最高权力,华国锋靠叶剑英、汪东兴之助以宫廷政变方式把“四人帮”(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囚禁、审判。

 第二,华国锋为巩固权力,祭出两个“凡是”左右开弓,一手“揭批四人帮”,一手“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以防邓小平复起。

 第三,邓小平一面表示拥护华国锋“一举粉碎四人帮”,一面在党内自由派与党外民主墙运动支持下批评华国锋的“两个凡是”,最终取代华国锋获得最高权力。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的权力转移,经历废刘立林、废林立邓、废邓立华、华国锋逮捕江青、邓小平取代华国锋五次重大斗争,付出二死(刘少奇、林彪)一囚(江青被囚,自杀于狱中)和十年文革、全国动乱的代价。毛泽东的悲剧是:这场“腥风血雨”的接班之战,终局却是“办事放心”但“没有独立东西”的华国锋落败于“有独立掌舵能力”但“靠不住吧”的邓小平之手。

 B、第二代向三代转移:废胡赵,除杨氏,血流长安街

 邓小平在1980年答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问,谈到毛泽东悲剧的一个教训:“一个领导人,自己选择自己的接班人,是沿用了一种封建主义的做法。我们制度不健全,也包括这个在内。”

 具讽刺意味的是,邓小平做的却同毛一模一样,也是“自己选择自己的接班人”,也是选了又废,废了又选,经历废胡耀邦立赵紫阳,废赵紫阳立江泽民,解除杨氏兄弟(杨尚昆、杨白冰)权力三次重大斗争,付出血流长安街的代价。

 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区别在于:毛选择华国锋做接班人后五个月就去世了。华国锋还未来得及充分巩固自己的领袖地位。在华周围有明明暗暗的挑战者,从渴望从华手中攫取权力的江青到“保留党籍,以观后效”的邓小平都是。毛没有帮助华除掉挑战者,也可能是有意留在那里,考验华国锋“腥风血雨”中“独立掌舵”的能力。

 邓小平选择江泽民做接班人后,又活了近八年(1989.6─1997.2)。头三年(1989─1992)是考察期,江的表现不及格,经济上执行陈云的“鸟笼”路线,政治上同邓力群联手提出“反和平演变为中心”,对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导致经济滑坡。气得邓小平“举家南巡”,说出“谁不改革谁下台”的重话。

 那时邓小平已是一介平民,军委主席都给了江泽民,靠军中有影响力的老朋友杨尚昆“保驾护航”。江泽民看风声不妙,及时向邓小平输诚。邓小平权衡利害,意识到毛泽东之后已连续换掉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三任主席、总书记,这位刚被他封为“第三代核心”的总书记、军委主席不宜再换。从邓南巡到中共十四大,江泽民跟紧邓小平告别陈云“鸟笼”,把“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写进十四大政治报告。报告送邓审阅时,邓说了句“报告是有份量的”,江才放下心。

 邓小平不想在他身后重演“腥风血雨”的权力斗争,为江泽民尽力除去可能的挑战者。邓小平的布局如下:

 第一,解除“杨家将”(杨尚昆、杨白冰兄弟)兵权,封杀赵紫阳复出之路,为江泽民扫清右翼挑战者。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之际,负责审查赵紫阳的项目组负责人王任重拟向代表大会提出审查报告结案。江泽民得悉王任重未查出赵紫阳“分裂党、支持动乱”的证据,结论可能不利于己。于是向邓小平告了一状,称军中反映“杨家将”支持为“六四”和赵紫阳翻案,把责任推给邓,打算邓后搞杨家天下。当时《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Patrick E.Tyler写了篇特稿(谁将接过邓小平的斗蓬?)也称“杨尚昆将取代江泽民成为邓小平的接班人”。邓小平未必看不出江泽民的设计,但他将计就计,削了杨家兵权,把军队交给江泽民“绝对领导”;并裁决“赵紫阳分裂党、支持动乱”性质不变,王任重不必提项目报告。

 第二,劝退“鸟笼”派姚依林、宋平,引荐“经济沙皇”朱镕基,防堵左翼挑战者。邓小平为江泽民从右面除去了手执军权的杨氏兄弟和可能翻案复出的赵紫阳,又为江泽民从右面除去了追随陈云鸟笼经济路线的姚依林和宋平,以年龄为理由要他们退出政治局常委会,却又找了个年龄更大的将军刘华清进十四大常委会帮江掌稳军权。邓小平清楚江泽民无治理国家经济之才,李鹏更是无能的“草包总理”,于是找了个“懂经济”的朱镕基送进十四大政治局常委会,帮江泽民、李鹏管经济,保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邓路线于不坠。

 第三,储备“第四代核心”胡锦涛,预防江泽民复辟毛泽东“终身制”。邓小平怕江泽民在他死后学毛泽东做“秦始皇”,特意选了个比江小16岁的胡锦涛进十四大政治局常委会当“第四代接班人”,让十年后76岁的江泽民做不成皇帝,非交班不可。邓小平实在比毛泽东精明得多,1992年十四大后,他布局完毕,无需出声了。《邓小平文选》最后一篇九二南巡讲话:“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是给江泽民的最后警钟。

胡锦涛将是打破纪录的异数?

 从第三代核心向第四代核心权力转移,十年风平浪静。胡锦涛如能接邓小平生前布局,在今年九月中共十六大顺利“接班”,将是中共历史上最平稳的一次权力转移,胡锦涛将打破记录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选择的接班人中第一个接成班的异数。

 胡锦涛1942年12月生,59岁,不算年轻了,但作为参与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三朝统治的“元老”,则算得上年纪尚轻、资格已老的一个。如果把胡锦涛同江泽民做个比较,可以看出他们担任领导职务的经历是同时并进的。江虽比胡年长16岁多(江1926年8月生),但在1980年前,担任的都是工厂、研究所的技术性工作。1980年后江开始担任部一级的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和电子工业部副部长,那时胡锦涛已从甘肃省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调任共青团中共书记了。1985年江泽民调任上海市长,胡锦涛也由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调任贵州省委书记。两人都从中共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开始,连任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委至今。

 接班人的位置是中国共产党内最危险的位子,众目所视、众矢之的,鲜克有终。胡锦涛能在这位置安度十年毫发无损,确非等闲之辈。更早被邓小平选中,胡耀邦刻意培养,位在胡锦涛之上的王兆国(王兆国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时,胡锦涛在王之下任书记处书记)就没有站住。论智能与能力,操守与作风,胡锦涛确在同侪之上。尤其在贪腐成风、帮派成群的中国政坛,能出污泥而不染。而与江泽民及其党羽相处,也能保持尊重而非昵从的适当关系。

 胡锦涛最被质疑之点,是1989年3月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时的血腥镇压事件。对此我曾找流亡海外西藏人士稍作调查。据他们了解,胡锦涛初到西藏时颇有胡耀邦风度,常到藏民家走访,甚得藏人好感。他尊重藏人意愿,同中央力争让班禅回西藏看望藏民。班禅回藏,开始时,胡锦涛曾一路伴同。不料后来班禅单独抵达日喀则时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并引发动乱。胡锦涛奉中央指示(当时由赵紫阳下达)出动军队暴力镇压,当场数十人丧生(有说四○余人),事后未如内地在“六四”后大抓大杀。不久胡锦涛就因“高原病”离开西藏。

 有人断言十六大接班人之争剧烈,曾庆红是胡锦涛的挑战者,江泽民属意的接班人是曾非胡。但我看江泽民即使支持曾庆红挑战,也未必挑得动。曾庆红虽比胡锦涛大三岁(1929年7月生),但大学毕业(1963年北京工业学院)后就靠父母(曾山、邓六金)关系当了余秋里秘书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