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5年后的香港奋力前行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巨大的吊车在其中高高挺立;维多利亚海湾中,舢板泛波于驳船和游轮之间,在英国将香港主权移交给中国5年后,这座城市依旧显得忙碌而繁荣。

但走近观察发现的却是纷纷倒闭的店铺,巨大的办公楼出租广告牌上赫然写着:低价!

在1997年回归中国后,本希望实现繁荣的香港,却反而成为当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受害者之一。而中国大陆的日渐繁荣及开放也不断地向以资本主义中心著称的香港发起挑战,使得这座拥有680万人口的城市处境愈发艰难。

Chan Hing-to过去是一位餐饮业的百万富翁,如今只能靠沿街贩卖儿童图书为生,与数百万香港人一样,他正在努力夺回在1997年后失去的一切。

“我有适当的收入。如果我今天赚钱了,那么明天就会衣食无忧。如果今天赚不到钱,那就意味着明天没有饭吃。这十分简单,”他说。他花了数年时间竭力挽救其Farm House连锁饭店,但最终还是于去年宣布破产。

在1997年7月1日盛大的香港主权移交仪式结束后1天,泰国被迫将本国货币泰铢进行贬值,从而引发了遍及整个亚洲的经济危机。房地产及股票价格直线下滑,失业率激增,香港陷入了长达15个月的经济衰退。

由于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香港曾于1999年至2000年出现短暂复苏,但这次复苏却随着全球经济衰退嘎然而止。现在,香港又一次处于衰退边缘。物价已连续42个月下滑,失业率达到创记录的7.1%,是自198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处于高速工业化阶段的中国大陆经济每年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但迄今为止对香港经济的提振甚微。香港仍处于一国两制的制度下,这一制度是为了保留香港这一前殖民地的资本主义方式生活。实际上,香港失去的许多工作机会都转移到了大陆。

香港家庭原本是基于资产价格的上升而计划生计。如今,他们正因面对严酷的现实而进行调整,那就是收入下降及资产负值(需要偿还的抵押贷款高于其资产目前的市价)。

尽管房地产价格依然高企,但已不到金融危机前价格顶峰的一半。基准的恒生指数于11400点附近徘徊,远低于互联网泡沫时期2000年3月27日创下的峰值18292.86点。

“香港的过去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人们已经习惯于过去的好日子,他们认为这是正常的,但实际上却不是,”没落的百万富翁Chan这样说。他们一家5口已经从位于显赫的半山区的440平方英尺宽敞的寓所搬到了灰蒙蒙的工业区。

财富的损失蔓延在整个香港经济当中。

从前的白领们也屈尊加入到流动大军当中,与失业的建筑工人和新来的移民一起争夺保安和侍者等收入低的工作岗位。

失业推高了个人破产案件的数量,从1997年的639起上升至去年创记录的13,000起。这种现象也以香港特有的方式,创造了一项新的赚钱机会:一家律师事务所开创了一项网上破产服务,www.theBroke.com,只要支付14,500港元的基本费,就能够将债权人拒之门外,。

即使在困难时期,逛街购物的人仍然比比皆是。然而,如今那些购买珠宝及时装的顾客不再是讲粤语的香港当地人,而都是操着普通话口音的大陆游客。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