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台粗俗得令人瞠目结舌

王少磊的文章《是媚俗,不是亲和力》说:南京一个文艺调频,有栏目叫“哥德巴赫猜想”,主持人说个“脑筋急转弯”,然后观众参与。我最近听到的一次节目是这样的:女主持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而由男女主持分任角色并模拟现场音响---小强坐公共汽车,旁边空了一个位子。有位姑娘上车,取出高级纸巾拂抹座椅,她俯身就座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女主持毫不犹豫地讲道:“原来姑娘放了一个屁,而且连绵不绝”。这时男主持人用嘴绘声绘色地拟声“噗噗噗噗”。主持人的问题是:请问这时小强该怎么说?

笔者非常震惊。我原以为这种粗俗东西应该是没人理会的,但是间奏乐刚刚开始,电话一个接一个就打过来了。

应答者从40岁老男到7龄幼女都有,国人已经把从《笑林广记》那里继承过来的精神遗产发扬光大了。他们的答案又猥亵又机智,而且,确实很搞笑。比如“小姐听口音你是东北人啊”,“小姐你真是肠直口快”,“同志们刚才是我打了个饱嗝”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男女主持人将故事再一次完整描述,末了公布标准答案:“小姐你真干净,擦过之后还要用嘴吹啊”。节目在事前录好的一段笑声中告一段落。

这绝不是一个极端的特例。接下来几天里我一直关注着几个调频电台和他们的主打节目。实际上这一类节目已经成为电台节目主流:金男玉女的最佳拍档联合主持,相互用夹杂有汉字的洋泾□式英语,或者用流行的网络名词、粤港方言语汇相互调侃:“give you a color see see”,“I服了you”,“给我一个理由先”,“她很三八”之类,间或也用南京或者东北土话彼此说笑。听众也可以轻松介入,跟主持人掐架--这都没有问题。电台的主持和播音在亲和力方面可以说相当成功。

调频台的受众定位很明显:青少年。我赞成使用属于他们年龄特征、但不尽符合语言规范的话语方式,问题出在内容上。我担心的是,电台一味迎合某种虽可暂时致人愉快、但并不健康的成分,以“出口成脏”博取一时的傻乐,忽视对别人的尊重,倾向于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持游戏态度。

“屁”为什么就算不健康呢?也许有人辩解说,难道不正是主流社会的迂腐和保守使我们变得道貌岸然吗?

我打赌,除了医学领域可能是例外,“屁”在所有不同民族的文化中都肯定是一个忌讳性的话题。对“屁”的津津乐道和大肆渲染传递了一个信号:电台和受众的趣味日趋低俗,或者说电台在一味迎合着受众中可能潜在的低俗趣味并将之发扬光大。这里有一个明显的误读,那就是,亲近听众(或者观众或者读者),惟一的道路就是曲意承欢。

文章说:诙谐和轻松是必不可少和无可非议的,但主持人从容不迫用嘴模仿放屁,只意味着电台的媚俗,而不是亲和力。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