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岁末送暖中国穷乡吃不消

年近岁晚,中国各地机关干部纷纷举办各种“送暖”活动,给贫困户送钱送物资,帮助他们过一个愉快的新年。可是,有基层官员批评,“送暖工程”不仅只得很少困难户受惠,还要耗费基层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接待前来送暖的领导,徒增基层财政负担,令“送暖活动”变成一种形式主义,毫不实际。

苹果日报9日报导说,今年是中国第十年进行“送暖工程”,财政部日前还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在农历年前做好扶贫送暖工作,保证在春节前及时将资金交到困难户手上.

不过,地方基层干部却批评活动已经愈来愈形式化,而且违反经济原则。新华网日前引述内蒙古自治区一名县级官员表示,三年来,每到新年前夕,上级工会总会派出三、四人组成的送暖小组,由数千公里外长途跋涉而来,在该县选择两户生活有困难的工人家庭,每户捐助五百元,帮助他们过好新年。而这一千元的“温暖钱”,还要县政府提供。

新华网报导说,更大的问题在于这三、四个“送暖领导”的来回机票就要七、八千元,再加上出差补贴、食宿等费用,往往花费过万元,假如把这笔钱悉数直接拨给贫困职工,按每户五百元计,已可扶助二十多户,比现在只有两户受益实际得多。

地方干部还抱怨,每逢新年,他们不但忙奔波各地送温暖,还要派人接待、陪送上级派来的“送暖官员”,真是累得筋疲力竭。各级领导之所以对送暖工程乐之不疲,主要是要表现其“关心工人、关心贫困户”,然后透过媒体展现其“爱民如子”的面貌,至于这样的活动效益如何、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则跟他们毫不相干。

人民日报8日亦撰文批评部分地方干部,一方面给群众送钱送物过新年,另方面却用公款消费、挥霍浪费。“本来是暖人心的事,却由于这些奢侈行为让群众感到寒心”。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