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荒唐事就这样变得顺理成章---奶牛之乡牛农的愤怒

 2002-02-05 16:5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哈尔滨消息:有“中国奶牛之乡”美誉的黑龙江省安达市目前正忙着投巨资建“牛街”、筑“牛门”,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当地政府已为此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对此,当地养牛户的“认识”却达不到市委书记那样的高度,甚至表现出极大的反感。有农民说:“市领导有钱买死牛,踩在脚底下,咋就没钱扶持我们养活牛呢?”几位养牛户更是“看了直骂街,恨不得砸它个稀巴烂”。

养牛户的“认识”也是有客观依据的:该市近年来草原严重退化,奶牛饲草已成他们最大一块心病;同时,由于奶站距离远、收奶条件苛刻、奶资长期拖欠等问题,很多奶农赔钱卖奶,甚至干脆把新挤的牛奶倒进壕沟里,有的农民含泪把奶牛当肉牛卖给牛贩子。

一个并不富裕的县级市,为何要投资上亿元装点门面呢?市委书记是这样“认识”此项工程意义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制造品牌效应,为城市赋予一种文化底蕴;一次投资,百年受益;如果创造出两项世界纪录,不光是安达人的荣誉,黑龙江人的荣誉,也代表中国为世界填补了两项空白。不仅如此,书记还有更深刻、长远的“认识”:过500年后你再看,这片平原没有了,考古学家会发现一堆石牛,他们就会像考古一样考到我……


由此涉及的问题是:官员应如何行使公共权力?既然建“牛街”纯系从全市人民长远利益出发,那么就应该首先调查一下养牛户们的现实利益,并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公共权力的行使,不仅需要在动机上保证其纯洁性,还要求行使的过程和形式具有民主性,并通过民主监督,遏制公共权力的滥用。


市委书记与养牛户谁更懂得市场经济,谁更有商品经济头脑?一般认为大概是前者,但从实践的意义上说,倒应该是养牛户。当市委书记毕竟不是经商办企业,官员有官员的职业特性、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而养牛户却是直接面对市场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他们的切身感受市委书记大概不会有。


目前,地方政府与百姓在“认识”上出现重大分歧的例子比比皆是,严重的更激起群众的对立情绪乃至暴力事件。而“认识”的差异,症结往往在于价值取向的差异,或者说是利益的对立。直言不讳地说,安达市市委书记公开言明“500年后考古能考到他”,就是一种典型的个人利益考虑。而且,与许多不顾当地实际的贴金工程一样,有些人往往把对个人利益的追求隐藏在“为民造福”以及很现代、很“战略”、很有远见的漂亮幌子下,加上官员在群众面前具有的行政权威和绝对的话语权,许多荒唐事就这样变得顺理成章。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