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度打折扣:像不像一场听证秀

《中华工商时报》11日刊载亚杰的文章,文章说本次的“部分旅客列车票价实行政府指导价方案听证会”有了本质上的变化,但是,令人疑惑的地方还是不少。我就愈来愈强烈地担心,本次听证会会不会最终演变成一场走过场的听证秀?如果说本次听证会比电信资费调整听证会的进步体现在透明度上,那么它的问题---演变成一场听证秀的可能,也还是出在透明度上。

文章表示,此前有舆论质疑,公布出来的听证会代表的报名时间为2001年12月27日至2002年1月5日,为何12月30日代表名单即已确定,这对于12月31日至1月5日的报名者是不是一种愚弄?状告铁道部的乔占祥和以打假维权著称的王海为何未能入选,是不是怕他们“添乱”?当然,相关部门对此都有所解释,只是其说词难以令人信服。

文章说,在12月30日听证会代表名单确定之后,相关部门举行了两次新闻发布会,但是,在这两次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布人均没有发布本该发布的最大新闻:这些代表姓甚名谁。这是出于一种巧合,一种默契,还是事先的一种约定?在我看来,此事给本次听证会的透明度打了不少折扣。可怕的是,这种折扣还得继续打下去。

文章最后说,媒体披露,作为四川8000万消费者的唯一代表,齐虹“自己都不清楚”是怎么当上消费者代表的。媒体进而质疑,用指定而非自愿报名的方式产生的这位代表,能有多大热情去参与听证会?其实,真正的问题并不在此。“齐虹现象”指向了另一种可能:听证会代表的产生程序出了问题。试想,如果“报名”这件事本身就是无关紧要的,报名截止时间提前还会是什么重要的事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