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土家民居

在湖北巴东有一个土家古民居群落,分布在该县一些交通不便的偏远山村,多为明清时期的古民居,2001年12月底,我们一行四人对巴东野三关、清太坪、水布垭的九个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群落进行探访。穿行乡间,同土家农民一起,纯朴的民风,真诚的相约,无所拘束。就当地人自己酿制的苞谷酒喝合渣汤、吃虎皮大椒。再来上几碗土家蓑衣饭(当地特色饭)香甜可口。土家风情,百姓生活,自然风光,万象民俗,田园美景,居民建筑都叫人牵怀,尤其难以忘记的是独具特色的土家民居。

保存最为完好的是位于野三关镇泗渡河村的郑氏老屋,从318国道野三关入乡道,行走11公里到达旧故坪,再乘车18公里就可到达郑氏老屋,18公里我们吉普车走了四个多小时,道路狭窄。下车步行几步就到了当地建筑面积最大的郑氏老屋,宽敞的场院有十五米宽,从大门进入天井屋,门前尚有两个完好的门蹲,门蹲上的石狮子已不知去向,郑氏老屋气势飞虹,建在地势较高的山包上,九个天井屋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从正门进入第一天井屋,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天井的横梁挂满了玉米托和红辣椒,走廓里散放着一两把土家的木背椅,四合天井屋的后屋门开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屋门前躺着晒太阳。老人叫郑绥远,是这栋老屋辈份最高、年纪最大的人。住的天井屋也是整个房屋的正中,显得出老屋主人的威仪。

我们同老人招呼后,问及老屋的修造情况,老人摸摸索索地从屋里搬出一本旧得发黄折古书,前前后后地翻了好半天,老人说据谱书上记载:该屋郑氏家族已居住11代人。郑氏始祖祖藉江西,清雍正13年(1735)改土归流,第一次大移民,江西镇湖广、四川。始祖郑南远率四子经湖南到湖北。行至泗渡河,大儿子韬光因夫人脚扭伤,又觉得此地风光好,于是韬光家室在此地落业,熬土硝、做鞭炮起家,修造房屋九个天井近万平方米,买田置地两百多亩。世代耕读为本,勤劳致富。至新中国成立郑氏老屋也没有一户外姓迁入,均属郑氏后裔居住。十年浩劫中,对老屋装饰有部分损坏外,无根本性破坏。郑绥远说当年韬光始祖夫人的三寸金莲一直保存到现在,他怕我们不相信,又摸进房在他那黑得发亮的木箱里找为找去,直到我们走时,也没找到。,他说“前段时间,我还看过,肯定是娃娃们拿去玩了。”

在郑绥远老人的房屋中,我们倒是发现一块年代十分久远的匾碑,上书:宝务生辉。我们仔细看了一下室内结构;虽然陈旧,但很精致,门窗上都有各种花纹的木刻:有太公钓鱼、有八仙过海等图案,每扇上的花纹各不相同。木刻至今是栩栩如生。从郑绥远老人屋前有通往两边的过道,过道的尽头分别是四个样式大小一样天井屋。现整个老屋中住有6户30多人。一百多年来,郑氏家族的人都居住在这栋老屋里,各自分开过日子,但人从没有多到住不下的程度。房屋刚好够住,也没有谁在外面修房另住。老屋里几位年青人说:他们的祖宗很注重计划生育,现在国家控制人口,人就更不会多了。

我们察看了一下老屋里猪舍及堆放农作物的小屋,在整个天井屋都设计得很精致,喂养牲口的猪合,牛圈都在整个天井的外围,与天井屋相连,即清洁卫生,又具有防护整个房屋的功能,各个天井屋伙房的都有烟窗伸向房顶,伙房内多为土石构筑,有一定的防火功能。

该民居在巴东民居群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除了外墙全部为砖石结构,内部为木质结构,木质呈暗红的木材本色。整个民居的花雕木窗、狮子门蹲、四方天井、翘起马头墙(也叫烽火墙)没有丝毫的损毁,保存了当初始建的风貌,类似这种天井屋在巴东还有多处,结构大同小异,但都处在交通不便的山村。

我们对清太坪、野三关两个乡镇九处清代民居建筑进行了探访。清太坪镇倒卜龙村始建于清末的谭家老屋三个天井加院墙门楼保存比较好。最具特色的野三关的肖家大坪的土家民居,当地人称为“穿心店”,这儿曾是一个土家商号,马路从天井屋中横穿而过,大门上的“义和郑记商号”至今仍挂着。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地土家族已对这种古民居不再感兴趣,有不少已准备将老屋推掉盖起具有现代特色的水泥平房。土家民居就将成为我们记忆中永远消失的 家园,我们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予以保护。让土家的建筑文化内涵得到延伸,同时也可用于旅游资源开发.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