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房揭密:患者最小3个月 每月至少1万元

黑色的大理石地面,寂静的长廊,空气中不时弥漫着水蒸汽,走进上海市传染病医院的感染科病区,推开中部两间病房的门,看不到先进的急救设备,只见与普通病房一样的布局:四张单人床,床头柜摆放的物品也很简朴。一些艾滋病患者在这里接受治疗,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和普通病人一样”。

  不戴口罩、不戴手套,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夕,记者随同医护人员踏入病房。闻听记者采访,一位患者已经回避开去,余下的6位病人或躺或坐,用平静的目光注视着来访者。医院没有对艾滋病患者的行动区域做出任何限制,病区内的其他患者也早已习惯了和艾滋病病人近在咫尺、亲昵地称呼他们为“老艾”,但是艾滋病病人还是很少走出病房去“串门”。在房间内有一个储物筒,病人吃剩下的果皮、用完的纱布、分泌物等都需要集中焚毁。至于床单等物品消毒后可循环使用,一位护士告诉记者:“艾滋病的感染机率比乙肝病毒感染率小100倍,用对付常规传染病的消毒手段足够了。”

  “请你呼吁一下,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是像别人想的那样可怕。”16床的一名男患者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的话引起了其他病人的共鸣:“得了艾滋病,一开始感到难以接受,但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人们对我的态度。”22床患者的母亲流下了眼泪:“我们都不敢告诉亲戚得了这种病啊。”

  在一旁的病区护士长司月琴告诉记者:“许多病人在住院、出院乃至死亡通知书上,都要求别写艾滋病三个字,他们的心理负担太沉重了,而我们只有想方设法去宽慰他们。”除了治疗外,病区的20多位医护人员都把和艾滋病病人聊天、向病人家属宣传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作为分内事。21床的患者告诉记者,“我们一般都不愿意说话,但是在医生、护士面前还能放开些,他们不让我们感到自己是艾滋病病人。”

  从1992年收治第一例艾滋病病人起,这家上海唯一收治艾滋病病人的定点医院已经收治了69人次的艾滋病患者,年龄最小的只有3个月。目前,医院采用了联合抗病毒疗法,已使20多名患者病情好转,但是面对每月至少1万元的费用,大多数患者放弃了治疗。“一旦从病毒感染者转为患者,不接受治疗的话病人只能存活2年;而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话可以长期生存,可以工作,甚至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怀孕、生子。我们呼吁一是要把药价降下来,二是要改变人们对艾滋病的偏见。”病区主任孙洪清告诉记者:“我们最忧虑的是面对巨大的压力,有些病人中断了治疗,有些更表示‘宁可死也不愿暴露自己是艾滋病病人’,他们这样做不仅害了自己,也给社会留下了隐患。”


  目前,上海已经累计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528例,其中病人64例,死亡34例。今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发现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5.16%。据悉,为加强预防力度,上海12月1日要举办大型的专题咨询活动,还计划在婚前检查中引进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