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皇家园林 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占地290.8公顷,其中水面约220公顷,主体由万寿山与昆明湖构成。颐和园内有殿堂楼阁、亭台水榭3000余间,规模十分宏伟,素以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手法著称于世,堪称我国古典园林之首,享有“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的赞语。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

万寿山,自古便具备山水之胜。它本是西山支脉,山前蓄水。金代时,称作金山。金海陵王完颜亮于此建金山行宫。元代,相传有人在山上挖出一只石瓮,视为神物,故改名瓮山。明代于此进行园林营作。明正德年间(1506~1521)建好山园,好山园园城宽广,时人誉称西湖十景。《宛署杂记》中有“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清初,乾隆时,开始在这里规划园林,开始营建清漪园。与此同时,乾隆为庆祝他的生母孝圣皇太后六十寿诞,建大报恩延寿寺,并改山名为“万寿山”。万寿山、昆明湖总称清漪园,乾隆二十九(1764年)完工,从此最终完成了西郊五园三山的总体布局。

1860年,清漪园遭英法联军火焚,大部分建筑损失贻尽。后来慈禧太后挪用北洋舰队军费,来重建这华丽的庭园。重建历时10年,竣工后更名颐和园。慈禧晚年大部分时间在园中度过,那里至今还可追寻到当年重大事件的痕迹。

颐和园占地庞大,园中山石巍峨,碧池清流,亭台楼榭散布于花树之中,毫无杂乱之感,布局得体而又富有变化、错落有致。园内集中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既有北方山川的宏阔气势,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风格。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