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还“宜”什么?
日本卡通煞是了得,不仅风靡中国少年儿童,而且还吸引了一大批成年人。于是中国的大小城市里,“小丸子”们的发型和说话腔调俨然已经成为了流行和时尚的又一风向标。“成人卡通化”成为一个社会文化现象,吸引了不少专家的分析和传媒的讨论。如今,关于日本卡通又出了新闻--辽宁新闻出版局指出:《蜡笔小新》是成人搞笑卡通片,“少儿不宜”,并吁请家长不要给孩子购买此片。何为“成人搞笑卡通片”?笔者恰好看过这部“少儿不宜”的卡通片,绝非是舆论所一致讨伐的那种“色情卡通”,据我判断,所谓“成人卡通片”,是因为它展示了一个学龄前小男孩眼里的成人世界。它展示了孩子的天性,调侃了成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和一些尴尬。如果说描述孩子对成人世界的好奇是“不宜”的,那么这部卡通的确可以说是“少儿不宜”。如果是这个理儿,那么成人世界的一切东西,孩子都不应该知道,孩子只“宜”活在少儿的世界里--这个世界里有红花绿草、有阳光和歌谣、有小白兔和大灰狼,就是没有成人--慢着,最好连大灰狼都没有--总之,一个孩子只应该接触一个不会被伤害、不会受“误导”、不会“学坏”的世界。
接下来问题来了,我们什么时候容许孩子进入成人的世界呢?还是教育家们研究制定一个年龄限制,到孩子长到15、16,或者18、19岁的时候,一把将他从童话世界拉进“成人的世界”,告诉他:忘了小白兔吧,这个世界除了阳光还有风雨,除了小白兔还有更多的大灰狼,为了更好的生存,最好你也变成大灰狼……
辽宁新闻出版局有关人士爱护孩子的责任心令人感动,但是,教育之道,在“疏”而不在“堵”。重要的不在于不让孩子接触《蜡笔小新》们,而是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接触到的世界。退一步说,即使《蜡笔小新》果然有让孩子学坏的巨大威力,那么不让他们接触就万事大吉了吗?“钢笔小新”、“毛笔小新”还多着呢,堵得住吗?
就事论事地说,良莠不齐的日本卡通在中国大行其道,起码说明了两件事:一是对少儿文化产品的评价和推介机制的缺失;第二就是已经说了无数次的,国产优秀卡通的匮乏。不在这两方面下功夫,只是喊一句,这个不能看,那个不要买,恐怕是没什么意思的。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