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校批判:师之尴尬

《新闻周刊》日前发表一组关于中国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现状的文章,“中国博导:廉颇老矣”、“高校教师大跳槽”、“膳食科长也当博导?”这些标题,充分表明中国学术界、教育界问题已经相当严重。文章说:

博士生导师该为学界之至尊,学界之最高荣誉,但是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博士生导师队伍却不容乐观。由于历史的和现时的种种原因,“博导”队伍的基本状况大约是:

年龄偏大。不少“博导”是靠“论资排辈”搞上去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已成普遍现象。某高校有一个研究所,在国内颇具名气,7名博导(实际上是6名)中,64岁以上者就有4名。其中一人已经76岁。

身体欠佳;不懂外语,理工科“博导”的状况估计要比文科的好些;知识老化,有的恐怕连电脑也没有买;即使买了,有没有时间用?在这方面,理工科“博导”的情形也会比文科的要好。

文章举例说,有一位中年政治学者,学问功底深厚,治学态度严谨,多年以来,专门从事农村问题研究,并在本所“在职”读博士学位,其关于农村村民自治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然而,他的“博导”没有去过一次农村,也未写过一篇关于农村的论文,“指导”作用如何体现?

去年某著名大学一个80多岁的学界泰斗,在参加自己学生论文答辩的时候,学生论文陈述竟然成了他的催眠曲,而答辩委员会的主席和成员则基本都是他的晚生后辈,大家不忍打断他的酣梦,于是在老先生的鼾声中,答辩继续进行。突然老先生梦中惊醒,以为答辩已近尾声,于是一边举起手,一边说了声“表决吧”,答辩委员会众位成员一愣,但大家都举起了手,于是全票通过该学生的博士学位,而此时答辩程序刚过一半。

据了解,眼下拉关系送礼,在高校学界评聘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点中颇为盛行。有位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的某著名高校教务处处长私下里对记者说,他们学校成为博士点,“是花了20万元买来的”。有位博导评聘的通讯评委拿着一个新款高档手机,告诉记者,这是某高校为了使自己的某学科争取上博士点,而给每一位通讯评委赠送的,每次评聘博士点,几乎所有高校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活动。

作者说,虽然教师的收入和住房状况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发展知识经济的要求仍然不相适应,仍然有待提高。目前,高校教师队伍仍然不够稳定。调查显示,30.9%的教师有跳槽的打算或想法。进一步统计发现,年轻教师准备跳槽的人更多,45岁以下的教师跳槽的比例(41.4%)明显高于45岁以上的教师比例(17.6%)。

调查显示,高校教师打算跳槽的原因,依次为发展机会、收入、住房和职称这4个主要方面,有53.7%的人是因为发展的机会,52.8%的人是因为收入,33.9%的人是因为住房,11.6%的人是因为职称的问题。在影响教师择业的因素中,是否有良好的发展机会,成为教师尤其是高学历的优秀教师的首选。

文章说,让膳食科长申报博士生导师,相当于让猫参评游泳选手、让狗参评爬树能手一样的荒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荒唐事呢?我看直接的原因是“博导”一职有利可途,而根本原因则是现行高校管理体制中将非教学人员的管理混同于教学人员的管理。

由于“博导”较高的声誉和社会经济地位,一些本不是教师的人也想竭力往“博导”队伍里钻。不过,如果高校对“博导”的评聘管理严格,无论业外人士怎么想混个“博导”,都是没门的。膳食科长名列申报“博导”名单,实际上表明,作为专业技术职务的“博导”,评聘条件把关不严。

在一些高校,还存在这么一个怪圈:一个人只要评上了高级职称或者聘上了高级职务,他的工资上去了,各项待遇也解决了,但却再也不用为教学操心。真正在教学一线的,是年轻人。于是,高级职称和职务的申报评比,逐渐脱离了衡量一个人知识学术水平的标准,转而成了解决个人待遇的标尺。膳食科长参与申报博导,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师素质下滑的严酷现状和高校人员管理的不合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改革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将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非教学科研岗位人员的管理严格区分开来,堵死非专业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和进入专业岗位的门路。如果膳食科长们也可以做“博导”,中国高校的教育质量还有指望吗?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