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魔鬼身材”是一场骨肉之争

学会“肉感”这个词廿年以后,才学会“骨感”这个词,这样似可推断时下流行“骨感”美人的时间上限。

常见有瘦身广告,花花绿绿地推介狮式捆扎排毒塑身法、法式包扎减脂减重法和保鲜膜减肥法,说来像庖丁解牛般的易如反掌,还有那种名为燃烧脂肪蛋的小丸子。曾经在商厦电梯里领教了保鲜膜减肥法是咋回事,竟是浑身包裹保鲜膜在地上反复打滚!两个小姐说得细声细气,却教听的人汗汗的。据称此法为国外模特中流行的一种温和减肥法,效果不错,就是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生出疹子一串串。

有研究说,乳腺周围的皮下脂肪其实并没有太大生理功用,不但无助于哺乳,反而可能成为累赘,同样,臀部的肥厚脂肪似乎也没有多少实际用途,从这个意义上讲,追求骨感似乎是对上帝造人的不周之处予以修正。所以少女一趟,没有减过肥甚至不生出过如此这般的念头,也有点虚度年华之嫌,那么玩一趟减肥也不是说不可以。但研究同时表明,女性体内的脂肪必须占20%至25%,才能维持基础的生理需求,那么弄到卡伦·卡彭特的地步就不好玩了。而且从瘦身到瘦脸瘦手,大有蔓延之势,如此下去怎么了得?

环肥燕瘦的优劣不可轻下断言,不过美有地域性却是事实。英国人朱利安·罗宾逊在《人体的美学》中举例,喀麦隆、西非、苏丹、蒙古、阿尔及利亚、亚马逊地区,以及美拉尼西亚群岛的某些部落,就以肥胖为美,而且少女到了青春期,就要送进特别设置的公共“肥养房”,加餐可以增肥的食物。

此地的烦恼,别处的幸福,别处的嗤之以鼻,此地的趋之若鹜,只是相比较而言增肥比瘦身的办法更多更可靠。人们绞尽脑汁,仍然没有找到减肥的好办法,倒是前些天看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10多个小时,划拉掉廿斤肉,实实在在。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