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免检牌”保护了腐败

据新华网福州8月13日消息, 福建省南平市各县、区政府给一些木竹加工企业颁发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重点保护单位未经人民政府批准不准入内检查”。当地林业执法人员称之为“免检牌”。

南平市是福建省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74.7%,林木蓄积量11837.3万立方米,占全省的32%多。现有国有、集体、个人和合资独资办的木竹加工企业2078家。但长期以来,林业经济秩序混乱,呈现畸形发展。

“ 免检牌”使《森林法》规定的林业部门职责成了“ 一纸空文”。南平市一位林业干部说,他们甚至被告知,连一个人的加工厂也不允许林业执法部门进去检查。在这种情况下,林业部门干脆对所有木竹加工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过问,对其是否违法也不知。建瓯市林委曾成立了一支稽查队,专司打击木材加工企业违法经营活动,但由于依法查处力度过大“被领导干预”,后来就不得不撤消了。

保护企业打着“免检牌”,做着违法经营活动,一些领导则“以权压法”进行保护。顺昌县已有20家木材加工企业挂上了“免检牌”。顺昌冠达木业有限公司没有经营杉木的项目,但长期违法收购加工杉木板料销售。2000年8月,这家公司用集装箱装运价值十多万元的杉木板料准备外销时,被顺昌县林业检查站查出无证运输,按价值本应由省林业厅处理的案件,却被顺昌县政府主要领导出面“以权压法”要求检查站放行而了结。当地林业干部对此的解释是:“我们只能听领导的,因为我们要在当地生存。”

有的加工企业甚至成了一些领导干部腐败的“根据地” 。福建省林业厅的一位干部明确说,地方政府领导支持,非法经营活动被保护,林业执法环境差,直接导致近几年南平市盗滥伐森林案件不断上升、珍贵树种及制品流失严重。据南平市延平区森林公安分局的一份内部“呈阅件” 显示,部分木材加工企业非法收购木材,一些家庭作坊式的小型木材加工厂自己盗滥伐杉木加工销售,使闽江沿岸及闽江北岸公路沿线盗伐林木现象严重,一些林子已出现 “天窗”。来自南平市检察机关的消息称,南平市盗伐红豆杉、闽楠、柳杉等珍贵树种犯罪案件居高不下,仅被起诉的盗伐红豆杉案件就已达14件之多;一些树龄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珍稀古树,如一株树龄达1080年、高度31米的柳杉也被盗伐。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