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 老且糊塗
    1樓
    看了許多類似的文章,都是教人如何待人接物,處世做人的,真心感覺作者比我等庶人高明得太多太多,讓我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了。作者不僅比我等俗人高明,也要比老子孔子高明啦!世界上有了這些高人,人類共同體的形成就多了一份成功的指望。給力呀給力!
    1578404350810 1
  • Awen
    2樓
    真是驚嘆,多少年前的智慧!!!
    1578412476628 1
  • 看中國網友
    3樓
    「聰明的人容易死,是因為喜歡譏諷別人的過失。喜歡辯論還很厲害的人容易招禍,因為他們喜歡說別人的錯誤。」這是在說我啊,從現在開始改。
    1578420232727 2
    看中國網友
    3-1樓
    這是作者的理解,沒看到原文,不好說。
    我個人認為:聖賢的思想,就像是菩薩度化人的化身,當以何度,即以何形象示人,非常玄妙。
    1578460968973
  • 看中國網友
    4樓
    請寫明出處。作者只寫出白話文,而無原文,非常不妥。
    聖賢之言,深邃精妙,作者用白話講解,其實已經不是兩位聖賢的原意,而是摻雜了作者的思想。再加上一些錯別字,更是讓人讀起來很困難。
    1578458898997 1
  • 看中國網友
    5樓
    小國寡民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老而不死是為賊
    我個人對聖賢之言的理解是:超凡脫俗,沒有一句妄語。每一句話都經得起千年考證,放之四海皆適用。這種對世界的精準洞察力,凡夫永遠做不到。凡夫唯一能做的,就是聆聽聖賢教誨。
    1578459850547 2
    看中國網友
    5-1樓
    老而不死是為賊, Why?
    1617487202016
  • 看中國網友
    6樓
    很多文言文,意會很容易,但用文字解釋出來,卻很難,往往一解釋就錯,比如婦人之仁。現在的各種文字解說全是指:處事姑息優柔,不識大體,形容婦女的軟心腸,也指小氣、斤斤計較似婦人。但你一旦看了這個詞的出處,你就會發現所有的文字解釋都是不準確的,只解釋了這個詞的皮毛,完全沒觸及這個詞的深刻意境。這個詞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原文是:「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我是理解了這個詞的深意,能在現實中深刻體會,但我又幾乎無法用文字完全闡明。
    同樣已經深刻的,還有莊子的名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這句話的深刻精妙意境,讓我對莊子的大智慧佩服的不要不要的。
    1578462134804 2
    看中國網友
    6-1樓
    也可以解釋成當媳婦熬成婆婆時可以推己及人想到自己一路走來的辛苦 對自己的婆婆好一點 齊家治國平天下 可以從改善婆媳闗係開始
    1578478608626
  • 行者
    7樓
    既看到了自己的缺點。又更加深了對神傳文化的敬仰。恭行。實修。這是學習傳統文化的核心。丟掉一切附著於本源自我的東西。才能真正瞭解中華神傳文化的真境界。數千年前,人是如何達到那種對世界認識境界的,這是問題的核心。只有去掉不斷包裹在真我之上的附著物,才能達到歸真。這就是修煉。修心斷欲。這個很難。現實誘惑太多,情慾滿身的人。很難很難。道心堅固方可。謝謝作者分享。原文在史記中可以找到關於孔子和老子的篇幅中有。
    158060613783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