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 看中国网友
    1樓
    谬之千里
    1362645875000 1
  • 茉莉飄香
    2樓
    歐洲當時不小的面積不但不是政教合一,而且是政教對抗!自八世紀起就有教徒要求自治教會的呼聲,十一世紀起有持續良久的城市自治運動﹝弗賴辛主教奧托在十二世紀到義大利時,就注意到那裡出現了一種新的政治和社會組織形態是似乎已開始脫離封建制度﹞,十二世紀時就有爭取平信徒可以上台講道的活動,才因而開啟後來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St. Thomas 阿奎那的自然法就是十三世紀物事,而一般上人們熟知的文藝復興是指十四世紀開始之事情,然而,其實類似的社會人文活動先前就已出現了兩次,過去啟蒙運動尤其主要是法國路線最愛搞將舊世界打個稀巴爛,才出現中世紀黑到底一無是處之說,理性而言,歐洲中世紀時不少地區屬於文化思潮盛世呢!當然當時部分地區,不是政治控制宗教,就是宗教控制政治,但有些地區的主教與教徒具有較高獨立意識,為了堅持自己的信仰主張,無論在抵拒王權上,還是在抗拒教廷上,他們都很努力,微弱之火最後終致燎原,倒是比起中國文字獄越見凌厲,二千年裡再無百家爭鳴,人家是成功得多了。
    1362674454000 3
    茉莉飄香
    2-1樓
    民粹主義,古希臘時就有,中國民間向有不患寡患不勻的尚同思路,和民視天視之民為貴虛無主義,要講極權基因,墨家、法家、秦皇、孔子都或多或少帶有在身,絕對父權等級秩序擴大於國家建制上面,開國君王受命於天,朝廷自自然然就具有了合法性,金字塔官僚機制,有權便潛規則,只具人治,沒有濫觴於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原始憲政、法治程序正義與分權技術,特別在於周朝隕歿以後封建的徹底消解,中國從始再沒有任選帝侯的運作﹝所謂禪讓自夏不存,而五霸那種有限武力角逐卻漸漸演變為贏者通吃,但這個呢在歐洲倒是由教廷一直延續至今﹞,地方自治徹底被除去,鄉村共和更完全被無視,從不曾自下及上化,所謂白蓮教,源遠流長,都是朝廷控制宗教與及擠兌民間自組織的作為,及後漕運幫會也是基於權力壓制,NGO化不能,便黑社會化,中國自身有很多條件是吻合馬克思教的,尤其在底層,最不幸的是,以民粹起家的打江山坐江山者,只會複製那個“後人哀之”,教廷-選帝侯、公理會-代議制、長老教會-直接民主三種共和混合複式立體而成的現代政治,承載古代希臘的城邦民主與羅馬之共和,而我們鄉村共和從來被靠以民粹作踏腳石之人置於視線之外。
    1362677733000
    茉莉飄香
    2-1-1樓
    行省-總督制,垂直-大一統,中央集權,皇權獨大,雅各賓本出自大小貴族與平民都忘了議會是怎麼開的,知識份子清談而無經驗加上浪漫主義,托克維爾分析了許許多多,而中國與法國相似,就近英國的法國都雅各賓過,中國是遇上二千年大變﹝李大人如是說也即代表二千年無變﹞,那個現代化道路很難說不會走岔路,我們的路徑依賴還總是武裝割據並起最後贏者通吃。馬主義在歐就分成西東,在西與北幾乎無害,還差不多等如是把好的調味料,偏偏就在最不資本主義的地方有大把可乘之機。
    13626793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