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擴大「以舊換新」補貼 分析:短期刺激恐無助提振消費信心(圖)
中國電動車產能過剩,出口停滯。(圖片來源:AFP via Getty Image)
【看中國2025年1月14日訊】中國國家發改委近日宣布,將持續並擴大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包括手機、平板電腦等數碼產品在內的消費品均納入補貼範圍。這一政策被寄望於短期內刺激消費、緩解庫存壓力。然而,專家指出,就業低迷導致的消費信心不足,以及提前透支消費能力的隱憂,使得此類政策難以為中國經濟帶來長遠改善。
中國官方稱「兩新」政策有效刺激消費
據中國官媒《人民日報》報導,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在《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發布會上表示,去年「兩新」政策(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激發消費活力、拉動投資增長成效顯著。例如,2024年8月家電銷售額實現同比增長3.4%,此後數月增幅超過20%;全年汽車報廢和更新超過650萬輛。
新一輪補貼政策將補貼範圍從八類家電擴大至12類,新增電飯煲、微波爐等商品;消費者購買單價不超過6000元人民幣的手機、平板計算機和智能手錶和手環等數碼產品,可獲得售價15%、最高500元的補貼。
此外汽車報廢更新範圍也獲得擴大,2018年12月31日以前註冊的新能源車,以及2012年6月底前登記的汽油車,都可獲得報廢補貼,換購新能源車單臺補貼2萬元,排氣量低於2.0升的燃油車,可獲1.5萬元補貼。
中國消費者:新政策有部分效果,但公平性堪慮
家住廣東省的張先生(化名)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自己身邊確實有朋友因為剛好購置新房而受惠於補貼政策,換購家電時可以有更多選擇。但他認為,除特定需求外,一般人不會因補貼特意購買新家電,他說這樣的情形或許只有在單價較低的手機等數碼產品上才會發生。
此外張先生說,這類補貼往往需要通過網路渠道申請,且流程繁複,令平時不熟悉網購的高齡人士卻步;尤其補貼只針對特定的汽車、家電行業,不透明的利益鏈更令人質疑其公平性,不如政府直接發消費券給民眾更為高效。
張先生說:「所有包括汽車補貼、家電補貼,我認為這裡面都有巨大的利益,如果你(中央政府)直接發消費券,中間不會形成利益鏈,但是你發給廠家、發給地方政府再過一手,就會形成利益鏈。」
微博網民議論補貼刺激消費暗諷「竭澤而漁」
在微博上,官方補貼刺激消費的正當性也引髮網民議論。
擁有29萬粉絲的廣東財經博主「星哥筆記」以保護漁業資源的「禁漁期」對比當前刺激消費政策,「禁漁期的意義是啥呢?得長出來,再捕撈。而不是多加餌料,多撒網。大家覺得這個比喻恰當嗎?」
留言區中,山西網民「adidas789gjsj」回應稱「竭澤而漁,異曲同工」。
另一位北京博主「小概率_n」則對兩部門表示將繼續向地方直接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用以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評論道,「難呀,以舊換新也得靠發債了」。
對此IP地址在湖北的「1057157610OAKcQ」語帶諷刺地回應稱,「都進ICU(重症監護室)了,還要打一針興奮劑」。
時事博主文昭:「以舊換新」恐預先透支社會消費力
對於上述爭議,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油管(YouTube)時事博主文昭直言,關鍵在於這次官方推動以舊換新,應視為幫助特定行業消化庫存的「產業政策」,本身並不存在社會福利性質。
在他看來,這樣的補貼將帶來一系列複雜後果。首先是企業一旦依賴政府協助「去庫存」,就不需依據市場需求的變化調整自身投資、生產規模,更缺乏因應競爭而調降價格、提升質量和生產效率的誘因。
文昭告訴記者:「實際上,我們從來沒有見過消費品的產業補貼,能讓整個社會消費興旺起來的情況,從某些產業來講,面對有效需求不足,調整自己產能,這本身是市場的動態過程,政府這樣做(補貼)其實並不明智。」
從消費者層面來看,政府加大力度幫助產業去庫存,實際上是把未來若干年的消費行為,集中在當下,若考慮到汽車、家電都有長達數年的使用壽命,消費者不可能年年換購,此一作法並不利於整體行業的健康成長。
文昭還說,相比政府直接打錢到民眾的賬戶或發消費券,推動補貼政策勢必浪費更多行政費用。複雜的行政審批,更難免造成腐敗、權力尋租的空間。
梁書瑗:就業低迷限制「以舊換新」刺激效果
在臺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梁書瑗則認為,中國刺激政策不僅意圖解決庫存問題,更希望擴大市場,吸引外資回流,因此外界都預期2025年,中國還會出臺更多拉抬內需的政策,但從數據看來,效果不容樂觀。
梁書瑗指出,去年全年,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之中的「就業指數」始終在低於榮枯線(50)的40至49之間徘徊,非製造業就業指數更差,就算是「兩新」政策已經見效的第四季度,製造業就業指數仍在48.5之下徘徊,非製造業就業者數更僅略高於45。
另一方面,儘管去年第四季的生產和新訂單指數都有回到榮枯線之上,但新出口訂單始終未見改善。
由此可判斷,中國官方拉抬內需的政策確有得到一些效果,但若細分企業類別,又會發現獲利者主要是大型企業,為數眾多的中小規模企業PMI指數依舊低迷。
問題是,中小規模企業吸納大量就業人口,當他們停止擴張並縮減用人規模,就意味著更多人的就業困難,遑論花錢消費。
梁書瑗告訴記者:「一個國家,大部分的人在中下階層的情況下,他們的就業不穩定、薪水不穩定,企業風雨飄搖,你覺得這些人會做很多消費嗎?不可能,因為大家對於未來仍然沒有信心,自然消費就不會多。」
梁書瑗說,中國政府值得努力的方向,應該是從基層做起,提升中下階層民眾的收入和福利,否則長年動用稅收補貼特定企業之後,現在還要再次補貼去庫存,難怪會讓不少中國網民大嘆遭政府「薅羊毛」、「剝了兩層皮」。
黃錦榮:刺激政策難以應對通貨緊縮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經濟系教授黃錦榮進一步指出,中國內需不足最大的問題源自中國經濟事實上已面臨全面性的通貨緊縮,消費者預期商品價格還將持續下跌,自會選擇延遲消費。
另一方面,因為樓市頹靡,房價下跌造成的沈重債務問題,也會進一步拖垮國內消費需求。面對這些問題,無論發消費券或以舊換新補貼這類週期性的刺激政策,都顯得「藥不對症」。
黃錦榮告訴記者:「不管是消費券、以舊換新還是現金轉移都好,他很難解決這個(內需不足)問題,他更重要是(幫民眾)解決退休金、一般家庭債務負擔的問題,才能夠根本性解決現在中國的需求需求不足的狀況。」
黃錦榮分析,中國刺激經濟手段的另一個問題,是往往會出現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不協調的狀態。例如,當政府大量動用補貼等財政刺激政策的同時,決定貨幣政策的中國央行——中國人民銀行理應持續購買國債,藉此促進更多資金注入銀行體系,才能強化市場流動性。但就在上星期五(1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反而宣布停止購買政府債券。
有分析認為,人行此舉是擔憂大量買入,將會導致國債利息壓低,進而加劇人民幣匯率下行壓力,但黃錦榮直言,經濟政策的不決斷與裹足不前,同樣是影響信心的另一大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