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為何怕人提罪己詔?(圖)
北京街頭(圖片來源:WANG ZHAO/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國財經網紅、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12月24日在個人微博上貼出公元前89年漢武帝發布的「輪臺詔」:「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
這段文字一發出,立刻在網上熱傳熱議,很多網民都認為這段話是在影射習近平。
查看任澤平微博,這一段文字已搜尋不到,微博上任澤平的個人頁面顯示「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該用戶目前處於禁言狀態」。這就從反面證實了網民的猜測。
中國古代有一個傳統,當國家遭受嚴重的天災,或者是朝廷的施政發生重大差錯,乃至政權發生嚴重危機,皇帝就要發布罪己詔,公開進行自我批評。為什麼發生了天災皇帝也要做檢討?因為皇帝受命於天。皇帝若違背了天的意志,老天爺就會通過例如災害等變異現象發出警告,所以皇帝就需要下罪己詔,以求得上天的原諒。
按照中國法學家蕭瀚博士對《二十五史》的統計,在中國歷史上,一共有79位皇帝下過罪己詔,總共有270份左右。
然而,中共最高領導人卻從來不下罪己詔。毛澤東說過好幾次,「任何時候我都不下罪己詔。」
毛澤東說:「歷代皇帝下罪己詔的,沒有不亡國的。」這話不對。漢文帝、漢武帝、唐太宗,清代的康熙,這都是被稱為明君英主的,在被稱為盛世的時代下過罪己詔。
為什麼過去的皇帝可以下罪己詔,而如今的共產黨最高領導人從不下罪己詔呢?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帝制和現在的共產專制的一個重大區別。
傳統的帝制,皇帝的權力至高無上。但是皇帝之所以為皇帝,是靠那套君權神授的神話。皇帝並不被認作是真理的化身、正確路線的代表。皇帝也可能說錯話做錯事,因此是可以批評的,這就為臣民發表異議留下一定的空間。共產黨偉大領袖卻不同。偉大領袖之所以是偉大領袖,是因為他被視為真理的化身、正確路線的代表,而這一點常常是寫進黨章、寫進憲法的。這也就意味著,任何不同於偉大領袖的觀點見解,按定義就是錯誤的。誰要是堅持不同政見,按定義就是反黨,就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
再有,在傳統的帝制下,皇帝的權力來自神話、來自世襲,皇帝和群臣的分際是明確的,皇帝和大臣的位置是不能互換的。因此皇帝犯了錯誤可以承認錯誤,可以下罪己詔而仍然繼續當他的皇帝。共產黨偉大領袖則不然,總書記或黨主席和他的高級同僚的位置是可以互換的。一個人被送上偉大領袖的位置,是因為他被視為真理的化身、被視為正確路線的代表,按定義就是不會犯錯誤的,一旦犯了錯誤就不是真理化身不是正確路線代表了,也就沒資格繼續當偉大領袖了。
廬山會議上,彭德懷給毛澤東提意見。彭德懷在主觀上是否有奪權的動機姑置不論,但從毛澤東的角度,毛澤東不能不感到自己的權力受到威脅,毛澤東逕直把彭德懷提意見說成「下戰書」。毛澤東的邏輯很簡單,如果你彭德懷是對的,我毛澤東是錯的,那憑什麼還該由我毛澤東,而不該輪到你彭德懷來當領袖呢?彭德懷在萬言書裡用了「小資產階級狂熱性」這個詞。在熟悉中共黨史的人看來,這等於是發出進行路線鬥爭的信號。既然是路線鬥爭了,那就必須換人了。
皇帝認錯了還是皇帝,共產黨領袖一認錯就多半當不成領袖了。在中共歷史上,領袖一認錯就下臺,從陳獨秀、王明,直到華國鋒,概莫能外。準確的說,共產黨領袖還不都是一認錯就下臺,有些領袖是被他的同志們搞下臺然後被迫認錯。趙紫陽被逼下臺但不認錯,是黨內的一個異數。
總的來說,在中共那裡,認錯和下臺是密切相關的。這就是為什麼古代有那麼多皇帝下罪己詔,而當代的共產黨偉大領袖沒一個下罪己詔。這就是為什麼習近平怕人提罪己詔。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