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濃於水?與父母「斷絕聯繫」的現代悲劇(圖)


2024年11月29日,人們在紐約市先驅廣場購物區的十字路口行走。(圖片來源:David Dee Delgado/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12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隨著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與父母斷絕聯繫,他們似乎步入了莎士比亞《李爾王》(King Lear)中那樣的困境:是否血濃於水?家庭是否理應永遠擺在首位?

儘管人們普遍認識到,家庭關係往往複雜甚至異常,但關於家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仍然是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然而,近年來,一種打破禁忌的趨勢悄然興起:與被視為「有毒」的家庭成員徹底斷絕關係。

這種現象被稱為「斷絕聯繫」(cutting ties),通常指成年子女與父母徹底切斷關係。這可能源於多年的虐待、父母對孩子出櫃為LGBTQ+的反對,或者政治和宗教差異等問題。即使是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也在父母離婚後與父親關係疏遠了。

關於「斷絕聯繫」的討論在社會中引發了支持和反對兩種聲音。

支持者認為,人們有權利擺脫不健康的關係,家庭成員也應該像朋友或伴侶一樣,遵守相同的情感準則。反對者則認為,這種對家庭創傷的定義過於寬泛,斷絕一切聯繫的行為有時顯得自私。

家庭倫理爭論的核心在於社會對家庭價值的執念。儘管對家庭疏遠的研究仍處於初級階段,但這一主題早已成為文學作品中反覆探討的話題。例如,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是一部以家庭失和為主題的悲劇,在現代也能引發共鳴。

早期現代的家庭觀念

在莎士比亞的時代——即英國早期現代時期,從16世紀初到18世紀初,新教強化了人們對親屬負有特殊義務的觀念。正如英國清教徒傳教士約翰·福克斯在《殉道者之書》中所寫的:「在自然界的所有情感中,沒有什麼比父親對孩子的愛和溫柔更深深地刻在他的腦海中。」

這一觀念認為,孩子是上帝的賜予,父母需要無私地撫育和教育他們,而孩子則必須回報父母以敬重和服從。然而,這種理想化的關係在實際中往往面臨挑戰。歷史學家伊拉娜.克勞斯曼.本-阿莫斯(Ilana Krausman Ben-Amos)指出,家庭關係的維持更多依賴於非對稱的付出與回報,而非簡單的宗教教義。

在實際生活中,早期現代家庭和現代家庭一樣,面臨許多功能失調的問題,比如父母的付出常常得不到孩子的回報,而孩子成年後即使經濟獨立,也未必能夠償還父母的養育之恩。

《李爾王》中的家庭疏遠

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描繪了兩個家庭因衝突而分崩離析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線是格洛斯特伯爵(Gloucester)與他的兩個兒子埃德加(Edgar)和埃德蒙(Edmund)。埃德蒙因私生子身份無法繼承財產,設計陷害兄長埃德加,偽造信件誣陷他謀害父親。格洛斯特輕信偽證,與埃德加斷絕關係,而埃德加則偽裝成乞丐,徹底離開家人。

第二個故事線是李爾王決定將王國分給三個女兒。他設計了一場比試,要求女兒們以言辭表達對他的愛,言辭最感人的女兒將獲分最多財產。最小的女兒考狄利婭(Cordelia)拒絕迎合父親的虛榮,被剝奪繼承權,最終遠嫁法國。

這兩個故事都揭示了父母和子女關係中的不平等和誤解:父母的偏愛、孩子的失望,以及圍繞財產分配的矛盾。這些衝突跨越時代,對當今讀者依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複雜的人性與倫理困境

《李爾王》中的人物在疏遠和修復關係的過程中反映出人性的複雜。例如,格洛斯特因為一封信就斷絕與兒子的關係,顯得輕率。埃德加逃離父親是否正確?或是否有其他方式挽救這段關係?

考狄利婭拒絕迎合父親的自負是否太過叛逆?還是她應通過直言不諱在幫父親認清自己?

莎士比亞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他只是呈現了一個因誤解和偏見而破裂的家庭,讓讀者在這種複雜性中感受悲痛。

現實的悲劇

《李爾王》的結局是幾乎所有角色都以死亡收場。然而,在現實中,家庭疏遠並非總能迎來寬恕或和解的結局。疏遠往往伴隨著孤獨和社會恥辱感。父母可能為孩子的不聯繫感到羞愧,而孩子也可能因失去經濟支持或情感歸屬而痛苦。

家庭帶來的穩定性和支持是不可替代的。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失去這種聯繫,都令人深感遺憾。《李爾王》的故事提醒我們,即便金錢、權力或其他外在因素都無法完全保護一個家庭免於解體。

這也是賀錦麗與父親關係疏遠的現實寫照:無論身份如何顯赫,家庭的裂痕仍是難以彌合的痛點。

[本文譯自自非營利性新聞機構The Conversation,作者為德雷克大學的珍妮特.陳(Jeanette Tran)。]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