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38輛M1A2T戰車抵台 分析:增加共軍登陸難度(視頻)


2011年9月1日,美國M1A2在韓國舉行美、韓聯合實彈演習期間,發射實彈。(圖片來源:Chung Sung-Jun/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12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首批38輛M1A2T戰車、4輛M88A2裝甲救濟車已運抵台灣。軍方今天表示,正在跟美方逐一針對每輛戰車點交,預計2025年過新年(2月初)啟動換裝訓練,初期則以課堂為主,不進行實車訓練。

38輛M1A2T戰車正式開箱 2025年2月啟動換裝訓練

根據中央社報導,國軍對美軍購108輛M1A2T戰車,首批38輛與4輛M88A2裝甲救濟車15日透過國籍航商貨輪運抵新北市台北港,今天(16日)0時開始由民間重型拖板車區分4批次,運至新竹湖口的陸軍裝甲兵訓練指揮部,並分別於凌晨2時至凌晨5時之間轉運完畢。

國防部今天上午也釋出最新影片與照片,裝訓部官兵在天亮後陸續卸除覆蓋於M1A2T上頭的黑色防水布,並透過大型起重機吊掛,以及官兵發動戰車兩種方式,將在美國時已塗裝成陸軍迷彩的M1A2T戰車移動至棚廠內。

M1A2T戰車有砲塔後方的「輔助冷卻與電源系統」(ACPS),目前僅台灣及科威特採購的M1A2K戰車擁有這項裝備。至於M1A2T中的T字,則代表「Taiwan」。根據《裝甲兵季刊》,不同於過去直接提供現有車型,美方此次售台的M1A2T是特別依照台灣需求重製整新的特規版本,並稱此版本為「頂級豪華版」。

《裝甲兵季刊》指出,M1A2T除更新砲塔規格,改成配備120公厘口徑滑膛砲及複合式裝甲外,在駕駛艙內部還增設了操作面板,讓駕駛可透過數位儀表板了解火砲指向及瞄準具使用狀態,砲塔室則可從射手及車長控制面板了解電壓、油量、前進方向及頂門啟閉狀態等駕駛資訊,雙方不須像過去那樣藉由通話才可了解彼此狀態。

提及「輔助冷卻與電源系統」,尖端雜誌主任編輯、著名軍事書籍「裝甲先鋒」譯者李思平告訴中央社,ACPS不只能發電、供電、蓄電,如果電瓶電力飽滿,能夠在不發動主機及輔機情況下替系統供電,

對於後續期程,軍方人士表示,目前正跟美方逐一針對每輛戰車進行點交程序;赴美接裝訓練的種子教官也已在上月返台,並已完成相關教範的撰擬,因此換裝訓練期程不變,仍規劃於明年過新年後,即2月初進行。

軍方人士還表示,M1A2T戰車是新世代戰車,且配備戰管系統等多項現代戰場必備功能,因此熟悉CM11、M60A3戰車性能的裝甲官兵,除了戰車傳統手勢、手旗不變外,必須從零學習新知識,包括戰車性能、基本維修保養、基礎性能、安全規範等。所以,換訓初期將以課堂為主,不會實車進行。

至於陸軍對於首批38輛M1A2T的編配運用,李思平表示,以目前陸軍戰車連編裝為例,每個連編配14輛戰車、2輛救濟車,因此這一批可編成2連(28輛),在第2批M1A2T抵台前,其餘10輛作為教學用車,但實際運用仍以軍方為主。

戰車難以應對現代戰場?專家:M1A2T能增加敵登陸難度

俄烏戰爭於2022年爆發後,網路流傳不少影片,揭露高價戰車被低價無人機擊毀的畫面,引發戰車是否難以應對現代戰場等疑慮。

對此,李思平解釋,當攻擊者跟被攻擊者的價值落差過大時,就會出現「貴而無用」論述,但必須思考目前是否有低價武器,能發揮戰車在陸地機械化快速攻擊的優勢,「如果有,就是無用,反之若沒有,戰車就是有用」。

李思平指出,就戰事宣傳而言,成功擊毀戰車的一方會釋出畫面當作成功案例,因此網路上會出現數支戰車遭到無人機擊毀的影片,但那不等於戰場全貌;如果戰車沒有用,俄軍為何仍要以戰車來推進戰線,而不選擇無人機。

他指出,裝甲兵及戰車是等到陸軍實施反擊作戰時,再一鼓作氣地朝敵登陸區挺進。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也解釋,無論地面戰或登陸戰,都不會在一開始就把戰車及步兵往前推至戰場,都是先由砲兵發動攻擊,中後階段才是藉由戰車與步兵赴戰場掃蕩。

蘇紫雲表示,過去曾出現戰機「機砲無用論」,但戰車及步兵、砲兵及無人機都無法相互取代,而是相輔相成,進一步形成組合戰力。

蘇紫雲指出,根據研究,當攻方進行登陸作戰時,其兵力必須比守備方多出5倍,攻方也會評估守備方的兵力,因此M1A2T戰車的加入,無疑是強化了國軍地面部隊戰力,加大共軍登陸的難度。

針對台灣道路橋梁恐怕難以承受M1A2T重量之說,蘇紫雲解釋,M1A2的一大特點就是「接地壓力(ground pressure)」,是比小客車還小;據悉,國軍與美方人員曾實地勘查,測試與評估了台灣的橋梁及道路,承受力沒問題。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