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宗改國號為「清」 暗藏大玄機(組圖)


清太宗文皇帝朝服全身像。(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清朝由滿族人愛新覺羅氏創立,在中國歷史上是最後一個帝制王朝。滿族乃是女真族的分支,一開始國號稱為「後金」,延續了女真族完顏阿骨打於北宋時期的統治,但為何清太宗皇太極在西元1636年稱帝後,將「後金」改為「大清」呢?其實是為了化解女真族與漢族之間的矛盾,以及參照傳統的「五行」學說,要藉著清朝屬「水」的性質來壓制明朝的「火」這一屬性。

針對後金第二位汗,也就是大清王朝的開國皇帝皇太極更改國號一事,黑龍江大學歷史學教授周喜峰表示,皇太極將國號從「後金」改成「大清」,背後主要暗藏兩大主因,首先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在數度進犯中原,甚至是滅掉了北宋、俘虜徽欽二帝之後,衍生出兩族之間的矛盾。皇太極如若想順利的入主中原,必須獲得漢族支持,而他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改掉「後金」此一國號,盡可能避免會引發的矛盾與衝突。

換言之,皇太極更改國號的同時,是有意更新烙印於漢人心中,那個曾經在中原大地上燒殺擄掠的形象,此舉能讓漢人逐漸淡忘過去的歷史。

另一個原因關乎中國傳統的「五行」學說。

中國古人長時間以來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均應用了「五行」學說,也就是現代人也十分熟悉的金、木、水,火、土這五大物質。在古人觀念中,宇宙中的萬事萬物是以這五大基本物質的運行與變化所構成的。因此世間的各種事物與現象的發展變化,都與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屬性的相互滋生或制約的兩大運作相關。這也就是今人所謂的五行學說中的「相生相剋」之理。

在五行學說中,循環往復的相生規律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那麼,循環往復的相剋規律當然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學說的往復是無窮無盡的。

由於明朝的國號為雙字「大明」,而「明」字帶有屬火的「日」字,為了取得統治優勢,皇太極以「五行」學說為基礎,將國號改成了含有水、能剋火的「大清」。這就是為何「後金」改為「大清」的原因了。


明末愛新國發跡圖示。(圖片來源:Evawen/維基百科) 

本文留言

作者清淺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