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鼻塞到嗅覺喪失:揭開慢性鼻竇炎的真相(組圖)
從中西醫觀點談難纏的鼻竇炎
天氣一變化,鼻竇炎病患的鼻子就容易作怪。(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鼻竇炎病患,只要天氣一變化,或不小心感冒了,立刻鼻子作怪,流膿鼻涕、鼻涕倒流,甚至帶有臭味,加上鼻塞、嗅覺失常,嚴重的還會頭昏頭痛,可謂痛苦難當。
1、甚麼是鼻竇炎?
鼻竇有如鼻腔進去以後的「小房間」,可分為額竇、篩竇、上頷竇及靠近眼窩部位的蝶竇。這些空間可以調節呼吸的流量與流速,其內黏膜則有調節溫度、除塵的作用。因為鼻竇的開口只有一個,因此,如果病人經常感冒,鼻甲黏膜腫脹,自然此一開口就被堵塞,若再缺乏適當的治療,就很容易造成鼻竇炎。
傳統的中醫典籍中雖無鼻竇炎這一名詞,但卻有許多相關的記載。如《素問‧氣厥論》早有提出:「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隋朝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說:「若風冷傷臟腑而邪氣乘於太陽之經,其氣藏積於鼻者,則津液壅塞,鼻氣不宣調,故不知香臭而為齆也」。而津液壅塞日久必成濁涕,由此可知「鼻齆」應具備濁涕、氣常不暢、嗅覺障礙三大症狀。因此可推定鼻齆係專指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即一般所謂的蓄膿症。
2、鼻竇炎的成因
急性鼻竇炎多半由病毒引發的傷風感冒開始,加上續發性細菌感染,症狀和慢性鼻竇炎大同小異。至於慢性鼻竇炎的發生原因,通常為多重因素同時存在,最常見的是久未痊癒、反覆感染;有家族遺傳史、過敏體質者(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等)或先天鼻骨構造異常、擋住鼻竇開口者,也容易造成病菌感染,引發慢性鼻竇炎。小孩子則由於鼻竇發育不完全,免疫系統也未完全建立,某一時期的急慢性鼻炎,很容易併發鼻竇炎。
傳統中醫則認為生活起居寒暖不調、感受外邪、飲酒過度、過食肥甘、情志不暢、勞倦過度,都能引起肺經風熱、膽府鬱熱、脾經濕熱、肺氣虛寒、脾氣虛弱等特殊病理表現。
3、鼻竇炎的併發症
(1)鼻竇炎患者常有鼻涕倒流,因而影響鼻咽部的耳咽管,若天氣潮濕,病人抗力又弱,加上感染源強,耳咽管極易腫脹而關閉,因此可能併發中耳炎。
(2)鼻竇炎所引起的鼻涕倒流也會造成咽喉黏膜組織的炎症,若情況波及氣管,就會引起氣管炎,因此反覆發作對呼吸道之傷害不可謂不重。
(3)鼻竇炎反覆發作,影響肺活量,血中氧濃度不夠,影響到大腦,於是睡眠不好,白天體力差,注意力與記憶力會漸漸減退。
(4)血中氧濃度不夠,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因此胃壁的分泌會增加,且由於肺活量之不足,腸子的動量就受影響,加上鼻涕倒流入胃,因此常見胃口不佳、泛酸、胃痛,甚者腸子蠕動不平衡,則有時便秘有時腹瀉。
慢性鼻竇炎患者容易感冒。(圖片來源:Adobe Stock)
4、鼻竇炎的治療
一般而言,西醫對於慢性鼻竇炎的處理方式,是以外科療法為主,但患者往往畏懼而拒絕接受。至於抗生素及蛋白分解酵素等內科療法,固可免除手術治療或其它侵襲性療法之苦,但其治癒率卻不高,究其原委,乃因忽略了中醫所謂的體質因素及「扶正以祛邪」的觀念。中醫對本病雖有多種辨證分型,但總不外乎虛實夾雜的特質。換言之,慢性鼻竇炎患者,病久一般身體狀況較差,抵抗力低,容易感冒,因此消炎治標或有暫效,但若忽略扶正固本,往往難以鞏固療效。
中醫治病最需認清的是臨床表現與體質狀態,必須透過望聞問切以掌握患者的虛實情況。例如實證的鼻竇炎,其病因病機為火熱上亢,以肺、膽、脾三經熱盛為主,治療上分別以疏風清熱、清泄膽熱及清脾瀉熱為主要原則,蒼耳子散、龍膽瀉肝湯、黃芩滑石湯各為其常用的主方。虛證的鼻竇炎,多半發生在體質較差的病人,其病因病機以臟腑虛損為主,主要表現為肺脾兩臟的虛損,治療上分別以溫補肺臟及健脾益氣為原則,如溫肺止流丹、參苓白朮散是其常用的主方。但臨床上仍以虛實夾雜之症為多見,故一邊清熱祛邪,一邊扶正固本,是常需斟酌配合的。
5、鼻竇炎的防護
(1)清潔鼻腔,去除積留鼻涕,保持鼻道暢通,可讓患者做低頭、側頭運動,以利鼻竇內分泌物排出。
(2)注意擤鼻涕的方法,鼻塞涕多者,切忌用力擤鼻,以免鼻腔分泌物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發生中耳炎。
(3)鍛鍊身體,增強體質,預防感冒,及時積極治療傷風鼻塞,以免發生實證鼻竇炎。對實證鼻竇炎亦應及時治療,以免急性轉為慢性,遷延日久難癒,或併發其它疾病。
(4)病者應注意適當休息,注意營養,實證鼻竇炎者,戒除菸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5)保持工作環境空氣流通,工作環境粉塵多者,應戴口罩。
(6)積極防治牙病,可減少牙源性上頜竇炎的發病。
作者為臺灣臺中市葉慧昌中醫診所院長,本文經作者授權刊載,轉載本文請取得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