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茲示警下一波疫情: 未來25年恐再爆發全球傳染病(圖)


美國億萬富豪比爾‧蓋茲​​​​​​​(Bill Gates)表示,如果世界沒有戰爭,那麼很有可能在未來25年內再度遭遇全球流行病。圖為資料圖。(圖片來源:Jack Taylo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9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新冠大疫情至今令人心有餘悸,但是最近有諸多科學家都預測,一場比新冠更致命的疫情正在前方。億萬富豪、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日前在美國商業新聞媒體(CNBC)節目中表示,如果世界沒有戰爭,那麼未來 25 年內很可能再度遭遇全球流行病。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示警下一波疫情:若無戰爭 未來25年恐再遭全球流行病

根據《紐約郵報》報導,蓋茲向CNBC節目「Make It」談及,今時今日很多衝突都有可能引發大戰,「假如我們避免了大戰......那麼,另一場大流行病很有可能就在25年內出現」。

他描述,全球期望美國在流行病來臨時帶頭領導且成為典範,但美國讓這世界失望了。

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醫療系統曾指出,新冠疫苗是有史以來最快被研發出來的疫苗,從辨識病原體到生產疫苗只花不到12個月時間。

然而,這世界在經歷病床大爆滿、呼吸器嚴重短缺與千百萬人確診死亡後,最終才換來新冠治療與預防、提升免疫力等結果。

傳染病專家此後一直在評估,不久的未來再度爆發另一場全球疫病的可能性。

蓋茲在看到各國因應新冠病毒的準備不足後,加入一群科學家行列集思廣益,並在2022年出版了一本名為《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的書籍,主張提升公共衛生體制的應變能力,包含加強隔離措施與投資疫苗研究等。

香港微生物學家袁國勇警告:另一場病毒大流行不可避免 可能有4億人死亡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7月19日報導,香港微生物學家袁國勇曾與世界上一些最嚴重的病毒威脅作鬥爭,包括他曾幫助分離和識別非典病毒。近日,他從香港的瑪麗皇后醫院告訴法新社,另一場大流行不僅不可避免,而且可能造成比Covid-19更嚴重的損害。

他說,這次可能有4億人死亡,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

其實,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今年1月17日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時就「X疾病」發出警告:一種「未知」的病理現象可能導致「比新冠大流行還要高20倍的死亡率」。

所謂「X疾病,是世衛組織在2018年採用的一個術語,指的是一種假設性、尚不為人所致的病原體,但這種病原體可能導致嚴重的國際大流行,因此它並不是一種具體的疾病,而是一種可能性。

綜合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2023年5月24日報導,譚德塞5月22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76屆世界衛生大會(World Health Assembly,WHA)上表示:「另一種變異株出現,導致新疾病與死亡的威脅依然存在。另一種病原體出現,甚至可能更致命的威脅依然存在」。

譚德塞博士是在該組織正式結束 COVID 全球衛生緊急狀態數週後發出警告的,譚德塞表示:「大流行遠非我們面臨的唯一威脅」,他說,當下一次大流行來襲時,肯定會來。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X疾病比新冠致命20倍 

據西班牙媒體《20分鐘》日報網站1月22日報導,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一直在研究一種未知疾病引發嚴重大流行的可能性,目的是為任何疾病暴發做好醫療衛生應急系統的準備。

近四年前,新冠大流行給西班牙等國造成了沉重打擊,凸顯了人類社會在某些傳染病疫情面前的脆弱性。這是當今世界前所未有的現象,促使流行病監測成為全球政策的核心。

正因如此,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出席1月17日在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時,就「X疾病」發出警告:一種「未知」的病理現象可能導致「比新冠大流行還要高20倍的死亡率」。

所謂「X疾病,是世衛組織在2018年採用的一個術語,指的是一種假設性、尚不為人所致的病原體,但這種病原體可能導致嚴重的國際大流行,因此它並不是一種具體的疾病,而是一種可能性。

這並非危言聳聽,早在2018年,比爾蓋茨就曾發出警告稱,一種致命的疾病即將來臨,在傳播的過程中可能會導致3000萬人死亡。

其表示,「有一個領域,全世界都沒有取得多大進展,那就是防範全球性疫情。一些人或團體能夠製造出像野火一樣全球蔓延的武器化疾病,甚至能在實驗室裡製造出更致命的天花。」

而在新冠大流行的2022年,比爾蓋茨再次發聲:下次大流行可能是自然暴發,也可能由生物危險分子人為蓄意傳播。

他認為隨著人口快速增長,人類正在入侵越來越多的生態系統,未來20年內自然暴發大流行的可能性高達50%,至於病毒類型,不排除會是某種已知的,比如流感或者其它冠狀病毒。

譚德賽:肯定會來襲

綜合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2023年5月24日報導,譚德塞5月22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76屆世界衛生大會(World Health Assembly,WHA)上表示:「另一種變異株出現,導致新疾病與死亡的威脅依然存在。另一種病原體出現,甚至可能更致命的威脅依然存在」。

譚德塞博士是在該組織正式結束 COVID 全球衛生緊急狀態數週後發出警告的,譚德塞表示:「大流行遠非我們面臨的唯一威脅」,他說,當下一次大流行來襲時,肯定會來,「我們必須準備好果斷、集體且公平地應對」。

世衛組織總表示,將「X疾病」概念納入研究和發展優先疾病戰略的目的是,確保監測和流行病學研究計畫具有足夠的靈活性,以便在面對尚不可知的流行病時仍然有效。

X疾病

《經濟學人》引述世衛組織指出,「X疾病」是指「一種我們目前尚不知道會導致人類疾病,但卻可能引發嚴重國際大流行的病原體」。雖然這個概念並不新鮮,但事實上,自從這個術語被採用以來,已經有多項科學研究使用了這個概念,以期開發出預防、檢測和應對未來「X疾病」傳播的工具。例如,2020年發表在英國《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將這一術語的內涵擴展到包括「X病原體」(會導致「X疾病」),並確定了產品開發和國際協調的幾個領域,而這些領域或將有助於應對未來的「X疾病」。

英國媒體2023年6月27日引述蘇格蘭愛丁堡大學傳染病流行病學教授伍爾豪斯(Mark Woolhouse)警告,有跡象表明一場大規模、新且致命的疾病即將爆發。由於專家還無法確認相關疾病為何,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這種可能由動物傳染給人類,並引起廣泛流行的未知病毒稱為「X疾病」。

公衛專家一致認同,下一場疫情大流行很可能是人畜共通疾病,也就是起源於動物,但之後傳染給人類的疾病。這些疾病包括:伊波拉(Ebola)病毒、馬堡病毒(Marburg)、「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Crimean-Congo haemorrhagic fever)、拉薩熱(Lassa fever)、立百病毒(Nipah Virus)、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COVID-19、茲卡(Zika)病毒、裂谷熱(Rift Valley fever),以及最令人擔憂的「X疾病」(Disease X)。

據《60分鐘》2022年報導,自2009年以來,美國科學家發現了900多種新病毒。 一個潛在的威脅來自人類對蝙蝠自然棲息地的侵占。 專家警告說,這樣的遭遇會增加病原體從蝙蝠傳播給人類的風險,有可能引發未來的大流行病。

英媒報導稱,科學家相信:人口增長、窮國經濟起飛、野生動物貿易增加、人類侵占叢林和森林等行為,都將推動新病毒與現有病毒的傳播。有科學家指出,雖然「X疾病」出現的時間與方法難以被預測,但下一次大流行可能是由「人畜共通傳染病」(zoonoses)所引起,即病毒或細菌經由動物傳染給人或由人類傳染給動物。

生態健康聯盟數據顯示,地球的167萬種未知病毒中,有82.7萬種有可能從動物傳染給人類,而相關病毒還可能具有高傳染力和致命性。

英文報導: New Disease X could arrive in Britain any day as expert warns of signs ‘major’ outbreak ‘on the horizon’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