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鄧小平與其跟習近平比 不如跟蔣經國比(組圖)

鄧小平與蔣經國被刻意「忽略」的不同點

 2024-08-22 2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經國七海文化園區。
蔣經國七海文化園區。(攝影:趙蘋/看中國)

猶記得小時候的晚上7點鐘開始,就是我一定要安靜的時間,因為曾受過日治高等教育的祖父關注時事,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一位濃眉帶著大粗框黑眼鏡、方頭大耳的慈祥爺爺講話時,我是絕對不能發出聲音,不然就會馬上被嚴肅的制止,偏偏對我這個未上小學的小小孩,實在是太難聽懂這「艱澀」的浙江口音,最常在這個時候不懂事的吵吵。

蔣經國在臺灣行政院珍貴史料展示室《歷任院長》的官方肖像。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七次會議實錄》刊載的中華民國第七任總統蔣經國玉照。(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蔣經國於1910年出生於浙江奉化,他是蔣中正與毛福梅之子,12歲以前蔣中正安排他在家鄉接受傳統教育,學習內容包括有《孟子》、《曾文正公文集》與英文。12歲以後,他分別在上海和北京完成小學及中學教育,15歲中學畢業後的蔣經國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就讀。當時也正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主張聯俄容共的那段時間,在俄共的支持下莫斯科成立了僅有5年歷史的莫斯科中山大學。

1937年4月,蔣經國(左)由蘇聯返回中國後晉見父親蔣中正(右)時合攝於漢口。
1937年4月,蔣經國(左)由蘇聯返回中國後晉見父親蔣中正(右)時合攝於漢口。(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隨著年事漸長,我當然知道這位是建設臺灣、帶領臺灣經濟起飛,開放兩岸探親(1987年)、開放報禁(1988年)、黨禁(1989年),又大力推動半導體科技產業發展,並奠定臺灣政經基礎的蔣經國總統。但我就如一般的臺灣小老百姓既沒有經歷過戰爭,也沒有治國的遠見與歷練,更難體會蔣委員長帶領國軍艱苦卓絕八年對日抗戰勝利後,卻因國共內戰失利,父子二人敗走臺灣小島的悲涼心境;小老百姓眼目所及的僅是,全臺灣各地走到哪只要是有名的小吃店,美食老闆總會大方秀出早年蔣經國總統品嘗美食的懷舊照片。

蔣經國與鄧小平被「忽略」的不同點

對於我的上幾代臺灣人,他們經歷日本統治、白色恐怖、戒嚴、解嚴走向民主,也看到了蔣經國總統如何大力的建設臺灣。然而對於多數學者來說,蔣氏父子是威權的代表,又因為蔣經國總統與對岸的領導人鄧小平都曾是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學生(兩人同校不同班,但同屬「理論家小組」),也同樣在兩岸經濟上有所建樹,兩位大人物總會被拿來作各方面的比較。

但筆者卻發現,除了經濟成就一定會被拿來作對照之外,不管是在坊間媒體或學術界,總有一點會被「忽略」,那就是:只有臺灣的蔣經國總統是真正帶領臺灣做到了政治改革,但鄧小平卻是命二十萬大軍屠殺學生的共產黨領導人。

蔣經國總統與對岸的領導人鄧小平都曾是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學生。
蔣經國總統與對岸的領導人鄧小平都曾是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學生。(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10月底,也是臺灣解嚴的那一年,在中共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中,鄧小平才剛剛提出要政治改革、要黨政分離、要下放權力。很顯然,這說得冠冕堂皇、公然的大謊言在兩年後就被六四屠殺的事實給戳破了。

僅僅就在六四屠殺的兩年前,1987年,臺灣解嚴,蔣經國親自命國民黨秘書長李煥推動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地方自治與民選。東歐的民主化也已經開始:1989年2月,波蘭團結工會取得合法地位後東歐劇變,東歐諸國共產制度被推翻;1989年11月德國柏林圍牆倒塌,最終蘇共也於1991年12月正式解體。

1989年4月22日,中國北京發生學運。
1989年4月22日,中國北京發生學運,最後竟是以坦克車輾壓學生收場。(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在1989年共軍屠殺人民之前,大陸當時的氣氛也是民心思變,學生們的訴求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只要心繫中國前途的仁人志士,都會站在學生這一邊,只不過經歷過土改、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的大人們是清楚知道中共最狠、一定會殺人,不殺就不是中共,只是這次他們也放下生死挺身保護學生,北京市民為共軍送水、啤酒、香菸,也送粥、講道理……就是不願看到共軍屠殺天安門廣場前的學生。

二十萬大軍進駐北京天安門。
二十萬共軍進駐北京天安門。(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不幸的是,黨指揮槍的共軍還是再次血腥屠殺了自己的老百姓。據《六四屠殺內幕解密》吳仁華的分析,當時是由鄧小平、楊尚昆進行周密而又龐大的軍事部署,不只是針對學生和北京市民,也是為了防止軍變和政變;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六四後被撤職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胡啟立、中央書記處書記芮杏文、統戰部部長閻明複都被視為是可能政變的一夥人。

一次遊歷浙江奉化蔣中正故居,筆者並沒有看到1949年蔣中正父子撤退來臺前的任何史料,滿牆都是宋氏三姐妹的照片與紀錄,僅有一張蔣經國幼年時期的全家福照片。我現在才知道那是因為不能有任何機會讓大陸人多認識蔣經國,一旦認清了蔣經國的一生經歷,就是見證到了臺灣是如何從一黨獨大,成功轉型為多黨政治的民主自由社會。

蔣經國本人則循序漸進有計劃的啟用了多名臺灣本土精英,他的副總統李登輝正是臺灣第一位由人民直選的總統
蔣經國本人循序漸進,有計劃的啟用了多名臺灣本土菁英,他的副總統李登輝正是臺灣第一位由人民直選的總統。(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1949年前後,蔣經國遲遲未能完全掌控情治特務系統,而來臺初期國民黨因為大力剿匪所發生的諸多冤假錯案,也讓蔣經國背負著漠視人權的獨裁汙名,但受過傳統中華文化教育、真心愛護人民的蔣經國本人則循序漸進,並有計劃的啟用了多名臺灣本土菁英,為臺灣的民主與繁榮從各個層面作長遠布局,他的副總統李登輝正是臺灣第一位由人民直選的總統(1996年),至今臺灣的民主自由也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輝煌成就。

就在蔣經國去世的前一年,1987年7月27日,蔣經國在接見臺灣12位耆老的茶會上說:「我在臺灣工作生活了38年,也可以講,我也是臺灣人了。」

蔣經國於臺灣七海寓所前。
就在蔣經國去世的前一年,他說我也是臺灣人了。(攝影:趙蘋/看中國)

臺灣是一個族群融合而又安和樂利的寶島
臺灣是一個族群融合而又安和樂利的寶島。(圖片來源:pixabay)

如果深入臺灣民間社會,您會發現其實臺灣是一個族群融合而又安和樂利的寶島,重視人倫與人情,民風淳樸,人與人之間以禮相待,不同族群的不同政見都可以發表並用選票決定自己的未來。前幾年,在香港「一國兩制」的統戰謊言被戳破後,臺灣人才意識到原來是蔣氏父子堅定的反共立場保護了臺灣,蔣經國總統在黨內各派系角力不斷、國際形勢極為不利的情況下,克服萬難,務實地實行三民主義又是何等的不易。

1978年蔣經國對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時發表電視談話,重申反共立場。
1978年蔣經國對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時發表電視談話鼓舞人民,重申反共立場。(圖片來源:美國之音/臺灣中華電視公司CTS提供)

鄧小平與蔣經國兩相對比之下,筆者以為,其實對於小老百姓來說,他最需要的並不是一個多能幹的政治人物,族群省籍更不值得一談,關鍵是他要的是一位宅心仁厚、心懷百姓而又有遠見的政治家。因為最能幹的政治人物往往是鬥爭好手,雖然他們都能說出美麗的謊言,卻會在關鍵時刻精準計算完利害關係後出賣人民,為了自己的政治領導地位以黨性取代人性,一切都是以保黨為最優先考量。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