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奪金不代表香港 原來這才是香港精神!(圖)
2020年十一國殤人,示威港人舉起「香港人 堅持呀」的紙牌。(攝影:龐大衛/看中國)
【看中國2024年7月3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今次巴黎奧運,港隊取得前所未有的佳績,截至7月30日,已經獲得兩金一銅。在奧運金牌榜上排名第10。有聲音指江旻憓、張家朗展現了「香港精神」,但也有香港市民對此存有質疑,認為不是所有獲獎運動員都可以代表香港,還要加入政治立場作為考量。這引出一個話題——到底什麼是香港精神?
有港媒發表觀點文章,指江旻憓、張家朗展現了「香港精神」,形容二人是「香港之光」,因為他們都是逆境之越戰越勇,絕地反擊。
以江旻憓為例,其決賽的對手是瑪露比頓,對方坐擁主場之利,更有法國總統馬克龍現場助陣。「瑪露比頓在全場歡呼下迅速入局,一度以7∶1大比分領先,但江旻憓在逆境中迸發出強烈的求勝慾望,不斷主動進攻,連續搶分,雙方打成12∶12。最終江旻憓在『決一劍』環節一劍取勝,13∶12勝出,勇奪港隊今屆奧運首面金牌,寫下香港劍擊歷史。」
「無獨有偶,張家朗在八強曾落後9:14,一口氣連取6分,以15:14大逆轉晉級。」
文章稱,「江旻憓和張家朗的奪冠,對於香港社會而言,不只是兩枚金牌,更重要的是所代表的港人積極向上,永不放棄的香港精神」;並指二人奪金揚威國際,再度「證明香港這顆東方之珠,至今仍然璀璨,而且未來必將綻放出更大光芒……讓世界再次看到這個城市的頑強和韌勁,看到未來的無限可能!」
不過有香港市民就完全提不起興致,甚至覺得很混亂,表示:一拿到獎牌,個個就說這就是香港精神,到底什麼是香港精神呢?
帖文獲得不少留言,搞笑所香港精神就是「尖酸刻薄,貪小便宜」、「永不放棄上班」、「準時上班」、「憎人富貴厭人貧」、「炒樓炒股啥都炒」、「贏就有精神,輸就沒精神」……
翻查資料,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精神的代表是獅子山精神,泛指香港人努力、勤奮、自強不息、刻苦耐勞、同舟共濟、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將一個小漁村蛻變成為一個國際大都會。
之後「香港精神」一詞被賦予更多內涵。1996年,風帆運動員李麗珊為香港獲得第一枚奧運金牌。時任署理港督曾蔭權表示「李麗珊體現了香港精神」,並指:「好像香港的成就一樣,我們對每一件事都是很專業、敬業去做,往往不是永遠第一次第一。」,此乃港英政府最高官員為「香港精神」一詞的詮釋。
到了2000後,社會有聲音認為,香港的核心價值,以及守衛這一核心價值就是香港精神所在。
核心價值包括很多方面,如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公平公義、和平仁愛、誠信透明、多元包容、尊重個人和恪守專業。當然,最最最核心的就是自由、人權和法治。因為這是支撐整個香港社會的基石。
2012年,時任特首梁振英在當選後的勝利宣言中表示,法治、人權、誠信、廉潔、新聞自由、言論自由、集會自由為香港核心價值。
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在2012年初曾表示:「『捍衛核心價值』是最核心的核心價值。」
前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2019年12月29日發表一篇網誌,當中表示:「法治、人權、自由、司法獨立、包容、開放及多元是香港核心價值。」
有香港市民則認為,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正正就是香港精神的反映,「沒有大台,數百萬人自發走上街頭,還不是香港精神嗎?」也就是說,「捍衛核心價值、守護香港、抵制中共」,才是真正的香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