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發現「水底黃金」 2.3億噸含稀有金屬(圖)


日本在其最東端的島嶼「南鳥島」發現含稀有金屬的錳核達2億3000萬公噸(圖片來源:X@NipponZaidan)

【看中国2024年6月23日讯】(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位在日本最東端的島嶼「南鳥島」(Minamitorishima),距離日本本州約1800公里,隸屬於東京都小笠原村管轄,其是太平洋的珊瑚島。21日,日本財團和東京大學宣布,在南鳥島近海的專屬經濟區(EEZ)海底,含稀有金屬的「錳核」,儲存量超過2.3億公噸。預計將在2025年開始進行大規模開採。

根據共同社、讀賣新聞等媒體報導指出,依據研究團隊在今年4月至6月期間對100多個水深5200到5700公尺海底地點展開的調查,已經確認錳核高度密集分布於大約1萬平方公里區域內。

錳核是直徑大約5至10公分的黑色球狀塊,它是海水中鐵和錳的氧化物,含有大約20%的錳,以及大約1%的鈷與鎳。如今錳、鈷、鎳這3種金屬,皆是電動車產業常用原料,其中包括了電動車的電池。

經過分析採樣之後,團隊推測礦床約含61萬公噸的鈷,還有約74萬噸的鎳。據東京大學教授Yasuhiro Kato表示,這些資源對日本的經濟安全至關重要,該校將會詳細分析錳核,並提供學術方面的支援。

據日本TBS電視台報導,61萬公噸的鈷與74萬公噸的鎳,分別相當於日本國內大約75年分和11年分左右的消費量。

團隊計畫自2025年開始進行開採,將與私營部門合作,並建立商業化框架。據中央社報導,已經有國外企業掌握有錳核開採技術,預計將與歐美公司合作,初期的開採成本估將會突破50億日圓,其由日本財團負責相關的費用,在開採後的錳核將會提供給日本企業。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