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是什麼?(圖)


肥沃的土壤,能夠讓子女更好地成長。(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大家想過沒有:父母的溺愛,控制,過分干涉,是愛還是最可怕的禮物

健康的家庭體系,就像是肥沃的土壤,能夠讓子女更好地成長

聰明的父母,懂得給孩子提供更廣闊的空間,讓他獨立自主完成更多的事情,變得有主見,有個性,有擔當。也有些父母,把孩子圈起來養育,將他的一切甚至他的一生都牢牢掌控。

有位教育家說:「一切都為了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讓他揹負這一切,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而智慧的父母,懂得放手,特別是不去過度涉入孩子以下幾方面的事情。

不給兒女收拾爛攤子

有個年輕人畢業之後,創業開一個自助餐廳。他父母沒有參與任何意見,只告訴他一句話:「賺錢不必給父母,賠錢也不要找父母幫忙。」他的生意看似經營的很火爆,但是一個月下來沒有賺頭,還賠進去不少。折騰了不到三個月就只能被迫關店,還欠許多原料錢和工人的工資。

年輕人賠了這一場,才發現錢不是那麼好賺的。他打工還了許久,才沒了債務。但從此之後謹小慎微,不再莽撞,變得更加務實,人也穩重了許多,他後來的事業發展得很好。

作為父母,不要做孩子的「救火隊長」。孩子做錯了事情,就要承擔代價。

懂得放手的父母,有更高的境界。兒女只有經歷的事情多了,才能更快地長大。父母可以庇佑一時,但庇佑不了一生。

不涉足兒女的婚姻

有些父母出於過分愛護的本能,強制干涉小兩口的生活。有的婆婆甚至把家務活都包攬在自己身上,平時總是提醒兒媳要多幹活,少花錢。

然而事與願違,原本,小兩口的生活挺幸福,但是由於婆婆的介入,讓他們的關係逐步惡化,最終以悲劇收場。

生活中,總有一些父母,打著愛的名義,控制小兩口的生活。

看似是愛,其實是約束。父母管得太多,其實會給子女造成很大的困擾。

周國平說:「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它懂得在人際交往中,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

聰明的父母,懂得管好自己的生活,不干涉兒女的婚姻自由。

不干涉兒女如何教育他們的孩子

兒女已經成家立業,是一個成年人了,應該擔負起自身的責任。

等他們為人父母之後,也會學習更新的教育理念,樹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即便,在養育子女的路上,不夠熟練,也應該是他們和孩子一起磨合,而不應該由其他人插手。

如果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批評,爺爺奶奶或是外公外婆幫忙打掩護,那麼孩子就很難教育好。

作為父母,不管子女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都不要過分干涉。

畢竟,社會在進步,父母的教育方式也許早已淘汰了。

兒女成為了父母,他們也需要成長,需要學著如何去做一個父親或者母親。不插手,兒女反而能得到更好的成長。

不伸手包攬兒女的經濟財務

子女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就應該讓他們自己去管理財政大權。

如果入不敷出,也應當讓他們自己去調整。

降低消費,增加收入,都應該由他們自己去完成,而不是聽從父母的建議,如何去安排自己的花銷。

作為家長,要懂得在孩子成年之後及時地退出他們的人生舞臺,給予他們自己成長、發揮的機會。

人生路上,我們每個人都犯過錯,受過傷。走一些彎路,是人生必須經歷的。

不必太擔心,只有讓兒女親身經歷過,人生才會更加深刻。

不會過度付出,不過多干涉孩子的自由,不要去管著兒女的錢。讓兒女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反而會成為有擔當的人。

父母在孩子還小時,是應該給予他們歸屬感和安全感。但是,等到他們成年後,就要學著放手,讓子女去闖蕩。對孩子有足夠多的關心和愛,但是也懂得給予他足夠多的空間,互不干涉自由。父母的理解和接納,尊重和鼓勵,會讓孩子更快找到前進的方向。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