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眾院成立跨黨派工作組 削弱對中國關鍵礦產依賴(圖)


位於美國加州安博伊附近的鋰礦提取地。(圖片來源:David McNew/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高芸編譯)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週二(6月18日)宣布,成立一個跨黨派工作組,以對抗中國在關鍵礦產供應鏈中所佔的主導地位。

委員會主席、密歇根州共和黨眾議員穆倫納爾(John Moolenaar)與委員會資深民主黨議員拉賈.克里希納莫蒂(Raja Krishnamoorthi)共同宣佈成立該工作組。

這個名為「關鍵礦產政策工作組」的新機構將負責起草相關立法,並通過委員會活動提高公眾認識,以削弱美國對中國關鍵礦產的依賴。半導體、風力渦輪機、電動車等產品都需要關鍵礦產原材料。

「從日用消費品到尖端軍工科技,關鍵礦物是各個領域的基石。一旦爆發衝突,美國在關鍵礦物供應鏈方面對中共的依賴,很可能成為我們致命的軟肋。」穆倫納爾在聲明中說,「事實上,中共已經在利用其在某些礦物上的壟斷地位作為武器,對稀土元素如鎵、鍺、石墨以及礦物加工設備實施出口限制。」

工作組將以委員會去年12月的一份報告《重置、預防、建設:贏得對華經濟競爭的戰略》為基礎展開工作。該報告向國會提出約150項建議,勾勒一個「從根本上重塑美中經濟技術競爭」的總體戰略。

委員會當時表示,這些建議將重置美中關係,避免美國的資金技術流向中共的軍事擴張和侵權行徑,同時與盟友攜手建設集體經濟韌性,確保美國長期領先。

據悉,工作組將著力提高美國對關鍵礦物依賴程度的透明度,並制定一攬子投資計畫、監管改革和稅收優惠措施,以降低這種依賴。

「主導全球關鍵礦物和稀土供應鏈,是大國博弈的下一個戰場,」弗吉尼亞州共和黨眾議員威特曼(Rob Wittman)說,「我們必須確保獲取這些事關國計民生、攸關國防安全的戰略物資。」

威特曼將與佛州民主黨眾議員卡斯特(Kathy Castor)共同領導該工作組。小組成員還包括密蘇里州共和黨眾議員盧特克邁爾(Blaine Luetkemeyer)、密歇根州民主黨眾議員史蒂文斯(Haley Stevens)、佛州共和黨眾議員希門尼斯(Carlos Gimenez)、紐約州民主黨眾議員托雷斯(Ritchie Torres)以及弗州共和黨眾議員克萊恩(Ben Cline)。

今年2月,俄克拉荷馬州眾議員凱文.赫恩提出了一項名為《反擊中國共產黨法案》的議案,號稱是國會歷來提出的「最大規模、最全面的抗共法案」。該法案涉及美國國家安全的多個關鍵領域,其中就包括減少在關鍵礦物上對中國的依賴,提議將鈾礦列為關鍵礦物,並禁止外企在聯邦土地上開採。

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佔據主導地位。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佔全球稀土開採量的70%,高於2021年的59%。2018至2021年期間,中國稀土佔美國進口量的74%,較前四年的80%略有下降。

去年,在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限制。去年12月,中國政府要求企業實時上報稀土出口數據,以加強對關鍵礦物供應鏈的管控。

2023年7月,針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限制中國獲取先進晶元的舉措,中國政府明確「反制」,出臺計畫限制鎵、鍺等半導體關鍵原料的出口。

「關鍵原材料聯盟」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佔全球鎵產量的80%,鍺產量的60%。此外,美國鋰電池製造商OneCharge在2022年的一份報告稱,中國控制了全球70%的鋰電池產能,主導著鋰電池供應鏈。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