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上調3%凸顯制度不公(圖)
此前養老金雙軌制度的弊端也顯現。(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6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2024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上調3%,而此前養老金雙軌制度的弊端也顯現。並且,中國經濟前景不佳、人口少子化和快速老齡化、年輕人退出社保等因素,導致總體養老金耗盡的時間點可能提前。
中國2024年基本養老金漲3%
據中國政府網6月18日發布的信息,人社部、財政部發布通知,明確從2024年1月1日起,為2023年底前已退休人員按照人均3%的水平提高基本養老金。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3%是全國總體調整水平,即計算「大賬」為2023年全部退休人員平均每人每月基本養老金漲3%。但算「小賬」,並不是每個人都按3%的漲幅增加基本養老金。
中國人社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相結合的辦法進行調整。
定額調整,同一地區的各類退休人員都按相同金額上調,按照過去兩年的情況,各省份定額上調金額基本在每月幾十元(人民幣,下同)的水平。掛鉤調整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由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決定。
而各省份將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各省份以全國調整比例為高限確定本地調整比例和水平。因此,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際會上調多少,還需根據所在地區發布的2024年方案進行計算。
官方政策引發熱議 制度性弊端顯現
6月18日,中國大陸財經分析人士紛紛發文表示質疑並指出,「定額調整」在原來的退休金基礎上上調3%。「掛鉤調整」,就是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掛鉤。北京、上海、深圳的養老金就會高一些,內陸三四線城市養老金也會低一些。
並且制度性的問題也出現:比如,北京地區體制內退休的幹部,每月退休金在1萬元以上,那增加3%,就增加了300元。但如果是北京地區的企業退休人員,退休金5000元,那增加3%,就只增加了150元。
如果是一個小縣城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退休金只有1000元錢,那增加3%,就只有30元錢了。30元錢能幹嘛呢?大概能支付一個月的手機通信費。總體來說,基本養老金越高的人獲益越大,大城市的機關單位退休人員,總體獲益更多。
那麼,農民養老金有沒有上調?今年3月「兩會」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列明: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每月提高20元錢。
這一次上調養老金的公告也寫得很清楚,企業和機關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3%。因此,這次養老金上調3%,跟農民沒有關係。
雙軌制後效應 養老金面臨著一場「完美風暴」
中國的養老金體系曾經是雙軌制,體制內公務員早前不需要繳納養老金,但是退休的時候會領取比普通工人高得多的養老資金,後來雖然並軌,但在壓力之下,中國的養老金體系已變得支離破碎。
中國經濟滑坡正在對養老基金造成衝擊,根據國際研究機構的預測,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將持續低迷、甚至很可能惡化。與此同時,中國還面臨人口少子化的威脅。目前中國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人口正在萎縮和老齡化。
在養老這個問題上,日本經常被當作典型例子。但是在中國,這場危機涉及的人口是日本的十倍。預計未來十年中國將有3億人退休,這將給正在萎縮的適齡就業群體帶來巨大壓力。目前已有數以百萬計的年輕人超負荷工作,過著「996的生活」--從早9點工作到晚9點,每週工作六天。這導致年輕人理想破滅、精疲力竭。
中國頂級政府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估計,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將於2035年耗盡。但是,多種因素疊加,這個時間點可能要提前了。
目前,中國養老金體系如今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由政府主導;第二支柱包括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是個人養老金計畫。後兩者是非強制性的,可選可不選。中國的經濟低迷正在削弱人們為可選項目付費的能力。
前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最近表示,延長退休年齡涉及平均健康水平和老年人的生產力。即使實施了延長退休年齡的政策,韓國和日本的例子也表明,由於需要兼顧勞動力供應、代際收入差異以及人口老齡化的不確切影響等因素,也需要超過十年的時間。
據《華爾街日報》5月29日報導,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在2021年破滅,目前房價處於多年來的最低水平,這種情況正在壓垮那些幾年前購房的人,並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拖累。根據政府統計數據,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的財富與房產有關,房產約佔家庭財富的70%。房價有可能會進一步下跌,這將令已經購買房產價值縮水,但困擾人們的並不是近期的財務前景。而是中國養老金體系未來的健康狀況,該體系面臨著一場「完美風暴」,鮮有專家看到出路。
特別是「清零」防疫政策放鬆之後,中國民眾無更多資金消費,在實施刺激政策時,北京當局的計畫幾乎總是針對基礎設施等供給側,忽視了對家庭的直接支持,也忽視了促進外界期待已久的中國龐大消費階層的崛起。
「加強養老金制度從長期來看肯定會促進消費,但短期內不會有太大影響。這是因為加強養老金制度需要經過多年的檢驗,才能使其可信度達到足以改變實際消費行為的程度。」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高級研究員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表示。
瑞銀投資研究(UBS Investment Research)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兼亞洲經濟主管汪濤對此表示贊同,她表示,政府需要向民眾敞開錢袋子,以刺激消費。
汪濤說:「這些措施能幫助增強人們對未來的信心,降低儲蓄率,從而促進消費。」
專家認為,通過促進中國國內消費促成經濟增長有多方面的好處,包括消費增長惠及大眾,而中國先前和正在推行的通過基建和出口獲取經濟增長的路徑只是惠及少數企業、少數人;將中國的經濟增長根植於中國國內消費也可以避免通過出口增長謀求經濟增長所導致的與美國和歐洲的貿易摩擦,從而減少外部因素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不利影響。
但是,截至目前,北京當局拒絕採納這樣的專家建議。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