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召開深改委會議 老生常談又不得不談(圖)


習近平召開深改委會議。(圖片來源:FRED DUFOUR/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1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6月11日主持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包括企業制度、糧食等文件。糧食危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習近平此前提出新詞彙--「大食物觀」,然而,經濟、土壤、耕地面積等等都是挑戰。

習近平召開深改委會議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習近平6月11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意見》、《關於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的指導意見》、《關於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開放環境的若干意見》等文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強、王滬寧、蔡奇出席會議。

習近平在主持會議時稱,「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必須著眼於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加強黨的領導......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業。」

會議強調,「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健全糧食生產支持保護體系。」

科技創新開放環境方面,會議提出,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在開放環境中筑牢安全底線等等。

獨立時評人蔡慎坤在X平臺(推特)上發文認為,新華社通稿全文重點都在高喊加強黨的領導,而只要加強黨的領導,就不可能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就不可能尊重企業家的自主意識,就不可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不可能政企分開,就不可能保護私有財產,就不可能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如此自相矛盾的說辭,頻頻出現在中共高層會議上,說明七月召開的三中全會不可能在深化改革議題上有重大突破。

 

 

糧食危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 新法律實施

新華社日前報導稱,「糧食安全有了專門保障法」--《糧食安全保障法》6月1日開始實施。

《糧食安全保障法》共11章74條,包括總則、耕地保護、糧食生產、糧食儲備、糧食流通、糧食加工、糧食應急、糧食節約、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

報導稱,「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對於堅持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農業農村部日前預測,迄2033年的10年間,其玉米進口量將下降75%至680萬噸,小麥進口量將下降60%至485萬噸,大豆進口量將下降21%至7,870萬噸。大豆是中國去年農產品進口總額2,340億美元中的最大宗商品。

這些目標與過去十年中國穀物和油籽進口量激增87%的趨勢相逆。

據路透社5月23日報導,上海農業諮詢公司Sitonia Consulting的聯合創始人達林·弗裡德裡希斯(Darin Friedrichs)表示:「預測10年後這個國家(中國)進口量將比今日大幅下降,這似乎有問題。」

五位分析師和行業高管表示,中國將難以實現其目標,主要是由於缺乏土地和水資源。中國土地和水資源有限,將必須要通過利用包括轉基因作物在內的技術大幅提高農業生產力,並擴大種植面積,才有可能滿足北京的10年預測。

美國農業部(USDA)與北京的預測形成鮮明對比,該部預估中國迄2033至2034年的玉米進口量大致與當前水平持平,小麥進口量將下降20%。兩者最大的分歧在於,美國農業部預計中國大豆進口量將增長39%。

美國農業部也預計,中國的動物飼料(大豆和玉米的主要用途)需求增長將超過國內玉米產量增長,並刺激高粱和大麥的進口增加。

北京當局通過擴大未開墾土地的種植面積、並鼓勵農民從經濟作物轉向主食作物之後,去年的玉米、大豆、土豆和油籽產量都增加。

然而,儘管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玉米生產國去年玉米產量達到了創記錄的2.8884億噸,進口量仍飆升至接近創記錄的2710萬噸,主要受到貿易商更青睞質量更高、價格更便宜的海外玉米所推動。

據中國官媒報導,由於耕地不足、生產規模小、農民和農業技術缺乏,農產品產量增長遇到瓶頸。

世界銀行2021年的數據顯示,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巴西的三分之一、美國的六分之一。

在中國,土壤退化和污染使耕地面積幾乎沒有擴張的空間。

北京當局頻繁地呼籲保護其肥沃的土地,並計畫於2025年完成為期四年的土壤調查。上一次調查於2014年進行,發現其40%的耕地因過度使用化學品農藥和重金屬污染而退化。

為了彌補這一缺陷,中國投入了上千萬元用於研究在內蒙古和新疆的沙漠地區種植水稻等耗水作物。通過將沙子變成土壤並培育耐鹽作物,其目的是開發更多農田,行業高管表示,這一戰略將需要時間以及在化肥、灌溉和生物技術方面的大量投資。

其中一個障礙是中國是以小型農場為主,這些農場主年紀較大,他們可能買不起或無法操作無人機噴霧器等機械、高產種子以及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

中國農場平均面積為0.65公頃,而美國為187公頃,德國為60公頃。

近些年,中國正在慢慢採用轉基因作物,官方今年批准種植高產抗蟲的玉米和大豆品種,以及基因編輯的抗病小麥,希望加速產量增長。中國大豆產量為每公頃1.99噸,低於巴西和美國的3.38噸和3.4噸。

但分析人士表示,北京當局削減大豆進口量的目標不切實際。美國羅格斯大學農業教授卡爾.普雷(Carl Pray)表示,中國最多可以將對大豆進口的依賴度從目前的80%以上降至70%。

中國幾乎所有的大豆都是用於生產豆腐的高蛋白品種,要想替代進口,就需要迅速擴大高油含量的食用油品種的產量,他表示,即使經過研究,這也很難,「沒有足夠的土地生產足夠的大豆來替代巴西和美國的進口」。

習近平「大食物觀」 評:無實際意義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上個月以頭版報導,習近平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習近平今年4月在廣東考察時稱,「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

什麼是大食物觀?按照習近平的說法是:「要樹立大食物觀....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缺了哪樣也不行。」

而且,習近平幾十年前就有這樣的想法?習近平稱,「我在福建工作時,在山區幹過,也在沿海幹過。當時我就提出大食物觀,肉、蛋、禽、奶、魚、果、菌、茶……這些都是糧食啊。」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天要消耗70萬噸糧、9.8萬噸油、192萬噸菜和23萬噸肉。

旅美時事評論人士橫河向自由亞洲電臺分析並指出,習近平提出的「大食物觀」無異於廢話,且無實際意義:「這個就是說,好像一定要他來指揮,來解決糧食安全和糧食多樣化,滿足人民生活需要。但是從中共建政以來到現在的歷史,之所以能夠滿足人民的生活其實是(市場)自由化的結果,所有的計畫(經濟)其實都是失敗的。」

橫河指出,「他(習近平)想用計畫經濟的手段,來完成只有市場經濟才能解決的問題」,橫河認為,習近平的所謂「大食物觀」難以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