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中國化」雲南沙甸大清真寺去除伊斯蘭圓頂(圖)


正在拆改中的沙甸大清真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CC BY-SA 3.0)

【看中國2024年5月29日訊】自中共領導人習近平2012年主政以來,「宗教中國化」的政策幾乎影響到東西方各主要宗教在中國的傳播。這包括基督教、天主教等官方教會要求信徒「愛黨、愛國」,藏傳佛教寺廟被懸掛中共多位領導人頭像,多個人口大省發生了強拆教會十字架運動,以及各地非官方家庭教會傳道人被當局以「非法經營」、「詐騙」等罪名羈押、起訴的現象也日趨普遍。

除此之外,伴隨當局針對新疆等穆斯林少數民族集中地區的高壓政策升級,一場改造清真寺的運動也達到了頂峰。英國《衛報》5月27日發布的獨家消息顯示,位於雲南省個舊、開遠、蒙自三市交界處的中國最大清真寺-沙甸大清真寺,經改建後的阿拉伯風格圓頂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中國宮廷式四角建築主樓,以及圍繞清真寺的4座八角形塔狀建築。而距離沙甸約160公里的雲南另一座標誌性清真寺-納家營清真寺,最近也在翻修中去除了伊斯蘭特色。

早在2018年,中國政府就發布了「伊斯蘭教中國化」的五年計畫。報導引述曾在沙甸進行實地考察的美國康奈爾大學人類學家尤蘇波夫表示,這兩座標誌性清真寺的改觀標誌著「宗教中國化」運動的完成,即便當地部分村莊仍保留有阿拉伯風格的小清真寺,但宗教社區也很難對當局的「中國化」行動提出異議。

《衛報》披露的一份中國共產黨備忘錄顯示,除改建之外,地方政府還被指示針對宗教場所要「堅持多拆少建的原則」。英國普利茅斯大學中國伊斯蘭教歷史學家漢娜.西克指出,清真寺中國化運動目前已經「逐個省份」地取得了進展,而距離北京最遙遠的省份之一雲南是最後實現這一目標的地區。在美國紐約的中國回族活動人士馬聚則警告說,沙甸大清真寺的「中國化」改觀是當局試圖摧毀穆斯林宗教和種族的一個明確信號。

本臺此前報導,去年五月,雲南納家營清真寺因翻修改建曾引發當地民眾與警方發生大規模對峙。但在抗議活動遭到鎮壓後,整修工程仍繼續進行。外界普遍擔憂,中國政府改造清真寺的舉動僅是其整肅宗教意識形態計畫的一部分。

 

本文留言

作者何平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