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太原連日多人跳橋自殺 官方冷血回應惹眾怒(組圖)

 2024-05-24 19: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5
    小字

太原 跳橋
山西太原近日跳橋自殺者增多,官方多部門冷血回應。(圖片來源:抖音截圖)

【看中國2024年5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木子綜合報導)中國多地跳橋自殺的人越來越多,有網民直言「中共把老百姓逼向絕境」,導致「自殺潮」來臨。5月24日,山西太原跳橋頻發」衝上熱搜,針對連日多起跳橋事件,官方冷漠回應引發眾怒。

太原發生跳橋自殺接力 民眾真相帖文遭刪

5月24日,大陸網際網路上熱傳「山西太原發生接連跳橋自殺事件」,一張截圖內容顯示,自5月10日至22日13天裡,就有11人分別在6座橋跳橋自殺,其中有2天分別發生2起,而僅太原迎澤橋就有6人在此跳橋自殺。

太原
太原13天內至少11人跳橋自殺。(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針對「如何看待太原近日來跳河事件頻發的現象?」的問題,5月22日,大陸知乎平臺「大漢劉皇叔」發文稱,目前太原市面「已經找不到像樣的工作了」,像樣的工作是指朝9晚6、雙休、繳納五險、月薪3,500以上的工作。目前普遍情況是月薪3,000-4,000元、單休、不繳納五險,需要從早干到晚,才能拿到4,000元左右。

帖文說,4,000元只能「勉強保證一個社會人維持最起碼的溫飽和體面」,如稍有點大病大災就難過去,「即使一家人都平安健康,這個收入也不足以維持正常的房貸、車貸和日常開支」。自己身邊已經出現了大範圍的失業人員,他們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啃老或做兼職」,最近上門的女外賣員也越來越多。

帖文最後說,「這樣的日子是看不到頭的,你根本沒有信心能在35或40歲的時候能過上穩定日子,情況只能是越來越差。這種溫水煮青蛙的生活才更讓人絕望。」

太原
這篇真相帖文已遭刪除。(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太原
目前,這兩篇網文的原文和轉載文內容均被官方刪除。(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太原跳橋自殺者增多 官方冷漠回答引眾怒

據鳳凰網消息,5月24日,網傳山西太原南中環大橋出現多起跳橋事件,對此,晉源區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跳橋行為是個人原因。小店區政府工作人員回應稱,跳橋屬於個人行為,具體情況沒法透露,至於是否在周邊安排執勤人員,該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太原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稱,知道此事,會和領導反映。

太原
太原多人連日跳橋自殺,官方多部門冷血回應。(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針對官方的冷漠態度,抖音網民嘲諷,「這個還分個人行為和集體行為」、「今年咋這麼多個人行為啊」、「我就想問問是誰造成個人原因的」、「根本沒拿我們當自己人」、「沒有這骯髒的社會環境所迫哪來的個人行為跳橋?」、「先甩鍋是個人原因,可不敢說是社會原因」、「一問三不知,那麼多人死了回答的好冷漠!」

不少山西網民怒說,「山西太原人的壓力太大了!活不起死不起。」、「什麼是個人原因?還是說沒有幸福感,沒有活路他才跳的才是」、「爛尾樓,爆盤,收入低,消費高等原因」、「也不調查?也不公布?」「百姓的生活誰關心過?才不管你死活」。

還有大陸網民報怨,「要不是底層活不下去誰願意跳橋?」、「又是掐人中,又是心肺復甦,又是人工呼吸,又是電除顫,就是不願意鬆開掐脖子的手!」、「活的好好誰願意跳,這個社會已經不適合生活了!」有X網民說,「每天全國跳樓幾百+,很多人是真的扛不住」、「末日降臨時代了!」

大陸多地密集發生民眾跳橋自殺事件

近日,重慶長江大橋上數十米警察設崗晝夜守橋,橋下消防人員24小時待命,因發生多起跳橋自殺事件,為防止有人跳橋自殺,重慶當局設置了「守橋員」,引發大陸網民質疑和嘲諷,「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跳!」「不許死,可以餓死在家不准外面自殺。」「社會開始坍塌的預兆。」

5月24日,大陸抖音平台上有山東網民說,「我們這裡黃河邊一個月跳了好幾個,救援隊都回不了家!」有湖南網民說,「我這以前天天跳,現在都給封鎖了,這種行為會引起連鎖反正。」

網傳5月19日至21日3天時間,不僅山西太原迎澤大橋和南環橋有人跳橋,陝西漢中、江蘇蘇州、湖南湘潭等多地都有人跳橋。對此,有網民回應,「你瞭解的太片面,我在一個200萬小城,幾乎每天都有人跳河。推視頻網友說,「中共國老百姓自殺潮!中共把老百姓逼向絕路,活不下去。」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