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虧妻者百財不入 愚孝者百事不順」(圖)


俗語:「虧妻者百財不入,愚孝者百事不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俗語:「虧妻者百財不入,愚孝者百事不順。」說這兩種人生活當中,一定要多注意,否則日子就越過越不順當。

虧妻者百財不入

孔子曾經講說:「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蓋有道焉。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意思是說,從前的三代明君執政的時期一定是尊重妻子,尊重孩子的,因為妻子是各種親情關係當中最重要的一個,也是一個紐帶。如果夫妻二人不互相的敬重、互相的愛護,那必定是不能夠家庭興旺的。

所以「真心換真心」這個話是不是一點也不假,對待自己的枕邊人如果你都機關算盡,哪怕是守著金山銀山也終會錯過的。不是有一句俗話叫:「家有一心,有錢買金;家有二心,無錢買針。」說的其實就是這個夫妻二人如果能夠同心同德,那你才能夠家運興旺,你才能夠財運興旺。

愚孝者百事不順

孝,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但是到底怎麼做才叫孝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古時候一個書生,但好不容易考中了官,剛上任沒有多久,還沒來得及施展抱負,結果卻進了大牢了。

原來是這個書生的母親,覺得好像兒子有官職了,臉上有面子了,只要有人來送禮,她一定會收下,也不管兒子能不能做到,張口就答應了。書生知道之後,覺得母親這樣做雖然不好,但是害怕如果自己拒絕這些人的話,母親會面子上過不去,於是就硬撐著全都答應下來。

可是他自然是沒有本事去處理那些事情的,所以最終書生被關進了大牢,然後母親為了兒子變賣所有家產,把兒子給撈出來了,但是撈出來之後又覺得愧對兒子,自殺身亡。

弟子規中有這樣一句話說「親有過,諫使更。」告訴人們說,父母親人有過錯,要及時地勸諫,而不是盲目的順從,因為真正的孝不是愚孝,拒絕愚孝,家庭才會家風正,而你的日子才會越過越順的。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