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蛇添足」是真的 泰國屋主驚見奇特生物(圖)


短肢石龍子(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Author WA Djatmiko CC BY-SA 3.0 DEED

畫蛇添足」一詞,釋義的解釋為畫好蛇以後,牠添上蛇足,結果此舉反而失去本已贏得的酒。用來比喻多此一舉,最終使事情弄糟。出自《戰國策·齊策二》中。沒想到這樣的形容,在現實中真的有長這樣的生物。

短肢石龍子

近期在泰國有一名屋主,他在住家內發現一種奇特的生物,牠看起來與一般的蛇沒甚麼差別,但身體上卻多了四隻小短腿,看起來就像是特效做出來的。於是這名屋主就在臉書社群上分享,並詢問這個長腿小蛇是甚麼生物,牠特別的外觀也引來許多網友的關注,其中有網友指出牠真正的身分,是一種被稱為「短肢石龍子」的生物,屬於一種肉食性動物,通常會是灰黑色或淺棕色的外表,分布在中國南部、東南亞(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西馬來西亞、印尼、薩拉亞爾)與菲律賓(巴拉望島、卡拉棉群島)等地區,確實經常被誤認為蛇,牠會待在鬆散的土壤中生活,腐爛的木頭或落葉也能發現牠們的蹤跡。

岩岸島蜥

若是提到「石龍子」,牠們外貌有著大不相同的類型,四腳蛇與草龍也是指這種生物,全世界有上千種,會做出類似蛇的滑行運動。有一種稱為「岩岸島蜥」的石龍子,生活在太平洋的島嶼上,澳大利亞、日本、台灣、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馬來半島、菲律賓等地區都有牠的身影,喜歡將海岸邊潮間地的礁石地帶作為牠的棲息地。

岩岸島蜥是一種日行性生物,牠的體長介於10公分至25公分之間,在灰色、棕灰色的身體上會有黑色斑點,身體側面會有一條淺黑色橫帶,並有帶藍色的喉嚨,綠色、黃色或橙色的腹部等特徵。牠們會將生活在此的海蟑螂、小型螃蟹等生物作為食物,不過對於人類非常懼怕,因此不容易觀察牠們的習性。

沃爾茨科維亞

另一種特別的石龍子,名為沃爾茨科維亞(Voeltzkowia),這個學名據說是為了紀念德國生物學家阿爾弗雷德·沃爾茨科,他在東非與西印度洋島嶼展開科學之旅,對於探險中發現的生物展開研究,而被世人所銘記。

這種石龍子同樣觀察不易,牠是一種馬達加斯加特有的穴居石龍子。過去有多名學者於2009年與2011年前往馬達加斯加西南部的Andranomaitso村展開爬行動物學調查,他們在一處玉米種植園發現數隻沃爾茨科維亞的個體。這項發現實屬意外,因為與過去認知的棲息地,以及相關文獻記載的森林棲息地有所不同。這些罕見生物的習性,或許人類在經過更多觀察後,往往會得到有別於以往的答案。

沃爾茨科維亞相關發現報告:點此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