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落》被污名 習「歷史觀」設定文字獄門檻(組圖)


湯陰縣一初中校長李佳前小說被文字獄(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看中國2024年3月27日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教育局日前發布通告稱,湯陰縣一初中校長李佳前發表的小小說《杜鵑花落》,「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對其免職,還將調查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並嚴肅處理,同天美媒稱清史稿需符習近平「正確歷史觀」與之「惡俗呼應」。

先來看杜鵑花落的故事,首先,《杜鵑花落》是發在公眾號上的文章,也就是說通過了騰訊的嚴密偵測,關鍵詞過濾以及內容審核。因此,成都新都區教育局也才「敢將」此文印進初中生試卷裡,作為閱讀教材,這要追究,騰訊就該被「懲處」。

其次,杜鵑花落被處理,是源於舉報。「披露」的大致原因是因為名為「新都超話」的微博網友的舉報式帖文,稱杜鵑花落「其中的句子帶有血腥」,雖然講的是日本人的親情,但「打的是中國人」,因此帖文威脅《杜鵑花落》作者以及教研員「給一個解釋」。

黨媒就此大加聒噪,以成都「毒試卷」的說法,散步嚴打輿論,並稱:成都新都區一份初三語文測試試卷中,出現了一篇湯陰縣一初中校長李佳前美化侵華日軍和侮辱八路軍的文章《杜鵑花落》。而且,黨媒還特意加上了「湯陰縣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故鄉」的句子,刺激人們的「愛國情結」。

從微博截圖來看,李佳前是以「原創小小說」的分類(微信公眾號)發表的「杜鵑花落」文章。


中共一直在抗戰問題上撒謊,民眾也都相信了(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小說中,噴血的杜鵑花的寓意反襯著戰爭帶來的傷害,而這種傷害是針對每一個人的,實際上,所謂的侵略者與被侵略者都處在相同的痛苦中,也可以說作者至少是在呼籲和平,拒絕戰爭,這對於如果發生「台海之戰」情況來說,也有積極意義。

進一步說,作者的初衷與本意是通過渲染戰爭的殘酷彰顯人性,任何戰爭的參與者,都是在「被動進入」,發動戰爭的人,在實際戰役中並未參與。從道德層面說,參與者只不過被國家行為驅遣,由此帶來的傷害,自然會牽涉到家庭的悲劇。非正義戰爭的犧牲者其實告訴人們一個淺顯的道理,人性的悲哀。

反面(反角度)描寫的例證在西方作品中,涉及到的二戰,韓戰或者越戰的比比皆是。所以,並不奇怪,作者的視點和角度都能選擇,只要是基本符合「普世價值」標準,那就可以「百家爭鳴」。

然而,中共是獨裁一家之言。李佳前的抗戰題材「觸線」是真。中共本來就不是抗戰的主力,「消極抗戰」以及乘機壯大力量,為掠奪國民黨政權而不擇手段。但為了證明中共政權的合法性,中共從建政初期至今,都在塗鴉歷史,刪改國軍的輝煌與戰績,從而將自己標榜為「中流砥柱」。在這一相當流氓的「攤派」下,所有的影視做品、報刊書籍都在為中共的八路軍、新四軍謳歌,而且搜刮了中華詞庫,在黨文化的框架內加工成型。

所以,側面描寫戰爭的雙傷害主題,也就被禁止。

可悲的是,大陸民眾在無數個春夏秋冬被洗腦之後,已經步入了「無意識」狀態,被謊言所魅惑與欺騙。更加之,中共的無神論教育,共產主義教育的核心是仇恨,這與共產主義理念是一致的。在宣揚暴力、鬥爭的基礎上,被鬥爭或者被暴力的一方如果是「敵對方」,那就是「活該」並值得「歡呼雀躍」的。

仇恨帶來的結果是人性泯滅,他人即是地獄,生不如死,而社會災難卻在不斷更新,「蓄意駕車撞人事件」竟然一日三起,報復社會事件頻出,持刀砍人、傷人、縱火,引爆,從戾氣「揮發」到暴戾不忍,民眾安全保障「指數」跌至最低谷——這也是中共在宣揚自己抗戰等歷史中潛移默化的毒害後果。

在如此情況下,李佳前的小小說就應當說是有一定意義。渲染悲傷,有助於喚醒人的良知與本性,並讓人積極思考關於寬恕的問題。

但就是如此,被毒化的某些網民,卻還是完全站在中共毀滅全人類的立場上,在文字中尋找「有害」中共的字眼。


杜鵑花落被挖出來的政治問題,就是幾個用詞?(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比如,李佳前在小說中用「共軍」其實沒錯,中共的軍隊,就是共軍,這一方面揭示了共軍是「黨軍」的性質,另一方面也區別與國軍的「國家軍隊」性質。共軍其實已經成為繼黨衛軍,蓋世太保之後的有一個法西斯軍隊的代名詞,而共軍在1989年六四屠城中對手無寸鐵的學生坦克碾軋、機槍掃射,就完善了其殺人機器的內涵。

因此,中共也就最忌諱將其軍隊稱之為「共軍」。而抗戰中,中共有八路軍、新四軍等編製,所以籠統稱共軍也是對的。

再說,李佳前在小說中描寫共軍「逃竄」,其實也不過分,在戰爭中潰敗一方,都可以說是逃竄,雖然有貶義,但卻是事實。李佳前在小說最後,形容日軍抱著兒子的屍體噴出鮮血「像牡丹花凋零」,是一個比喻,也是對戰爭的慘烈進行宣泄,希冀能具有相當的感染力,從而讓人厭惡戰爭。

這對於只能將血腥與暴力的渲染美化在中共身上的人而言,當然不可接受。之於善良人而言,每一個生命的消失都是足以讓人悲傷的——對於那些在戰爭中被迫參與的人同樣如此。


黨媒將污名作為職責,將文字獄的政治邪惡演繹得令人無語(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可悲的是,黨媒藉此煽顛「愛國」、民粹主義等情緒,並「上綱上線」,將一個小說說成是「將日本侵略者的死描寫的過於悲壯」,就是欲加之罪了。

從用詞不當到小說的渲染出現的謬誤,再到觀點錯誤或者嚴重政治問題,這是中共新型「文字獄」的判斷邏輯。將因言獲罪拔高到字裡行間深挖三尺的訕笑,也是亙古未見。

說白了,目前的這一動向,還是來自習近平,當初習近平他爹習仲勛「利用小說反黨」,被毛澤東說成「是一大發明」,就在推廣某些朝代的文字獄的打壓方式,如今,李佳前被強制安放嫌疑罪名,涉事的教研員及區教科院院長被株連而停職,紅色恐怖再一次顯示了其強盜不講理的蠻橫與無恥嘴臉。

最悲哀的是,中共的獨裁統治已經將中國文字的「神性」內涵剔除,並不斷污損神創文字,且強塞進黨文化的無理解讀,這一破壞才是最慘烈的。

這並不是蓄意誇張,日前美媒也有報導與李佳前的小說相似——「中共編纂清史,需符習近平‘正確歷史觀’」。


習近平的歷史觀決定了文字獄的門檻(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報導稱,「清朝對於中共稱其將中國從外國列強施加的‘百年屈辱’中拯救出來這一敘事來說是非常重要」(這與中共將抗戰功勞歸為己有一樣),原來新編著的「清史稿」有「西方列強如何塑造了中國政治變革的描述」;中共不想看到,所以要隨意篡改歷史,那麼篡改的方式,就是用詞用語的精挑細選,或者淡化一些事件,甚至重新描述事件。

報導還指出了(二十多年前就開始重新編撰的清史稿)「書稿‘沒有為人民說話’」等問題,與李佳前的被指責如出一轍。

一句話,清史稿要折射出習近平中國夢的必然,或者是習近平新時代,民族復興等等,都需要黨文化的惡意加工,偽造且不露痕跡,能夠達到精緻洗腦的目的。

如此看來,李佳前與涉事的教研員及區教科院院長因幾個字被撤職,還要追究就不難理解了。當歷史被釐清的時候,中共也就再也支撐不下去了。

當中共的意識形態成為道德標準的時候,活在中國,只能噤聲。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看法)

本文留言

作者今濤拍暗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