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包用完先别丟?正確使用暖暖包(組圖)
暖暖包「錯誤用法」及「最暖部位」。
隨著一波波的寒流襲來,相信「暖暖包」已成為許多人的好朋友,是冬天禦寒的實用小物。
只要拿暖暖包搓一搓,然後握在手裡,就會凍僵的雙手迅速恢復溫暖。但你知道這種「激活」暖暖包的方式並不正確嗎?
對於暖暖包,專家既不建議用搓揉的方式,也不建議握在手中,如果用完也別急著丟裡。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整理暖暖包四種常見的錯誤用法,趕快來了解一下,看能怎麼把暖暖包的效益發揮到極致吧。
4大錯誤用法
1、搓揉
相信大多數的人,只要拿到暖暖包,第一件事就是拼命的搓揉,下意識認為摩擦可以讓暖暖包產生熱量。但專家也提醒民眾,這種使用方式反而會降低暖暖包的使用期限。
因為拋棄式的暖暖包,它的發熱原理是「讓鐵粉生鏽」,所以廠商會在暖暖包裡面加入了活性碳、蛭石、食鹽,藉此來加速鐵粉的氧化反應。因此暖暖包用「搖」的,反而更容易增加鐵粉與空氣的接觸面積,發熱的效果自然也會更好。不斷搓揉的方式,只會讓鐵粉因為受熱不均,導致暖度不夠。
2、握在手裡
很多人習慣把暖暖包放進口袋裡,然後將雙手伸進口袋裡,藉此保溫取暖。但這麼做,反而浪費了暖暖包的熱能。日本醫學博士福田千晶就建議民眾,不妨把暖暖包放在「腰部兩側」,會是最適合的做法。理由是腰部骨頭少,且是肝臟、腎臟等器官的聚集部位,所以只要讓腰部變得溫暖起來,自然能解除大腦的緊張狀態,全身血液快速循環後,整個人也就會從手腳開始暖和起來。
暖暖包長時間與皮膚緊密接觸,就有可能會造成「低溫燙傷」。
3、小心「低溫燙傷」
一般暖暖包的溫度,最高不過50℃左右,但如果因此疏忽,讓暖暖包長時間與皮膚緊密接觸,就有可能會造成「低溫燙傷」。在醫學上,所謂的低溫燙傷指的是因為長時間持續接觸44~50℃的中等溫度熱源後,皮膚因此發生紅腫,嚴重的話還會起水泡、脫皮甚至發白等。
這類的低溫燙傷也常常會發生在電暖爐、以及熱水袋的使用上。所以在使用暖暖包的時候,比較好的方式還是要隔著一層衣服,而且記得定時更換接觸的位置。
4、用完即刻丟棄
當拋棄式的暖暖包不再發熱時,就代表裡頭的鐵粉都已經完全生鏽了。在寒冷的天氣下,一天至少一個的暖暖包,累積下來的用量也很驚人。但暖暖包用完後可別急著丟棄,因為鐵粉裡面的活性碳不但有除臭的效果,鐵粉及蛭石還能吸收水分,有除濕的效果。
住在濕冷地區的讀者,不妨把用過的暖暖包擺進鞋櫃、衣櫥等置物空間,既能去味又可以除溼,能物盡其用,發揮暖暖包最大的剩餘價值。
●5個最暖部位
很多人喜歡把暖暖包拿在手上,但這樣的效果其實是最差的。要讓暖暖包起到最大的作用,最好放在以下5個部位:
1、腸胃
把暖暖包拿在手上,這樣的效果其實是最差的。(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腸胃是大多數人,也是女性大姨媽來的時候會熱敷的位置,只要肚子暖和起來,也能有助改善腸胃不適的現象。
2、腰部兩側
前面也提到,因為腰間有肝、腎兩個重要臟器,加上腰間脂肪層較厚,熱能可以迅速傳送到身體各部位。所以不妨先讓這兩個地方暖和起來,自然會解除手腳冰冷的現象。
3、肩胛骨中間
因為從心臟流出來的血液,會經由大動脈通過背部肩胛骨的中間,所以暖暖包也可以放在這邊,讓溫暖的血液流淌全身上下。但因為背部的脂肪層和皮膚都較薄,所以耐熱度較低,要小心低溫燙傷。
4、手腕
大多數的女性會有手腳冰冷的問題,所以習慣把暖暖包拿在手上,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所以從血液循環導熱來看,把暖暖包放在手腕的效果,會得到更好的保暖效果。
5、後頸
後頸也是接近心臟大動脈的位置,所以如果覺得在肩胛骨中間會不方便挪來挪去的話,也可以把暖暖包敷在後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