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通縮已開始 對中國經濟復甦造成衝擊(圖)


北京市民春節雍和宮祈福(圖片來源:PEDRO PARDO)

【看中國2024年2月13日訊】中國正在歡度春節假期,近日來不僅春運突破33億人次,多地旅遊景區也傳出營收佳績,但與此同時官方數據卻顯示,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持續下探,就連採辦年貨必備的豬肉等食品,價格也大幅下跌。分析人士認為,持續的通貨緊縮恐怕對中國經濟復甦造成衝擊。

農曆新年期間,被稱為地表最大規模人類遷徙的「春運」總是最受矚目的數據之一,據中國官媒中央電視臺報導,截至大年初一(2月10日),16天的春運中,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已近33億人次。

相比去年為期40天的春運期間,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為47億人次,中國國家發改委樂觀預估,今年春運總人次可望突破90億,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包括春節返鄉以及跨區旅遊的客流。

《澎湃新聞》11日報導指出,包括河南龍門石窟、陝西秦始皇陵跟四川峨嵋山等多地景區都宣布初三到初五之間的門票幾乎全部售完,呼籲民眾錯峰出遊;2023年爆火的「網紅城市」山東淄博跟黑龍江的哈爾濱,大年初一也都客流如織。

農曆年前各產業欠薪事件多於往年

紐約時政評論員唐靖遠認為,每年農曆年前,中國社交媒體上總會出現大量欠薪、討薪的信息,但今年值得關注的是不僅數量空前增加,欠薪的產業也從以往集中在建築及其上下游產業,蔓延到服務業、餐飲、醫療,甚至被稱為三大「鐵飯碗」的公務員、國有企業跟事業單位。

2023年12月,總部位於香港的非政府組織中國勞工通訊(China Labour Bulletin,CLB)公布數據顯示,截至當年11月,全國工人維權事件已達1604宗,超過以往三年的全年數字,唐靖遠分析,其中無疑是以欠薪為最大宗,而且發生地也開始出現在南京等發達地區。

唐靖遠說,這些現象不僅涉及生產企業,也顯示許多地方政府已經捉襟見肘,甚至傳出個別地方政府向寺廟借錢發薪水,更折射出中國經濟難以樂觀。

在臺北的華人民主書院董事會主席曾建元進一步指出,房地產萎靡衝擊地方政府財政來源,勢必造成地方政府縮減公共建設及社會福利支出,這又會增加老百姓的負擔,讓他們更不敢花錢消費,導致市場更緊縮,又會使青年就業雪上加霜。

曾建元告訴美國之音:「跟基本生活無關的消費,他就會比較遲疑,比如說一些新創產業、文化產業可能影響蠻大的,很多是屬於年輕族群的包括創業、消費也就會受到一些影響。」

中國節前消費者物價指數繼續下降豬肉價跌

另一組在節前公布的數據顯得令人掃興,中國國家統計局2月8日公布1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同比下降2.5%,降幅較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

更直觀的數字是其中豬肉、鮮菜和鮮果價格分別下降17.3%、12.7%和9.1%,成為帶動物價指數下跌的最主要因素。2月11日,江蘇省公布的消費數據中,豬肉價格下降更達18.7%。

對此中國官方解釋,物價較去年下跌是因為2023年春節落在1月,「春節錯位」導致基數上升。文中同時指出,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環比上漲0.3%,顯示國內物價正延續改善態勢。

分析:豬肉價跌成為通縮警訊

旅居美國紐約州的時政評論員唐靖遠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指出,每到農曆年前,中國人都要採辦年貨,其中豬肉更是不可或缺的食材,在需求量提高的情況下,售價也往往會上漲,今年反其道而行,凸顯中國民眾正在歷經「消費降級」。

唐靖遠說「過去經濟正常的年份,每到過年的時候,豬肉價格其實還都是要往上漲的,那今年特別反常,而且降幅這麼大,降了接近1/5,就是從一個側面說明,消費降級的嚴重的程度,可能超出我們表面上所看到的。」中國農曆年前豬肉價格下跌的問題也引國際輿論關注,路透社2月7日的報導中採訪了北京最大的「新發地批發市場」,有肉販無奈地指出,往年節前一天可以賣20頭豬,今年一天只能賣5頭。

報導中引述分析人士的看法稱,「肉類消費減少是經濟衰退的症狀」,同時指出就業前景不穩定、股市暴跌和房地產下跌讓憂鬱的消費者開始「勒緊褲帶」。

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在2月11日的報導中更直言,「無法阻止的通貨緊縮已成為中國另一個頭痛的問題」。文中引述花旗分析師的報告稱,在國內食品價格、國際油價調整和國內需求疲軟的三重打擊之下,中國通貨緊縮正在加劇,價格疲軟的現象也從商品蔓延到服務行業。

CNN報導指出,通貨緊縮會造成消費者跟企業因為預期價格將進一步下跌而推遲購買或投資,反而進一步放緩經濟,造成惡性循環。

唐靖遠說,消費降級更大的風險是整體社會需求下降,會反映到生產端,迫使企業壓縮生產規模,連帶造成減薪、減少招聘,甚至裁員。

對此,住在湖北武漢的魔卡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方中的看法則較為樂觀。李方中指出,雖然中國房地產和出口下行的壓力確實存在,但就他在武漢當地的觀察,主要受衝擊的是房屋、汽車等高額消費,一般民眾反而更願意把錢花在上餐館、買衣服等開銷,到餐廳排隊要等一、兩百人取號的情況並不罕見。

李方中認為,單憑豬價下跌不能作為判斷中國經濟下行的理由,因為同一時期,牛、羊肉價格都在合理區間,李方中告訴美國之音:「我自己去買豬肉的一個價格,我覺得還算正常,比往年便宜,但是你說它便宜到這些所謂的谷賤傷農這一步嗎?我覺得可能是有待商榷的」。

學者:通縮恐導致中產階級下沉化

通貨緊縮的大環境下,不僅身處基層的農民工跟城鎮青年就業困難,位於北臺灣新北市的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陳建甫認為,更大的問題恐怕是造成中國的中產階級下沉化。

陳建甫分析,中國社會號稱有兩億人投資房地產,投資上海A股的股民據稱也有兩億人,過去這段時間都歷經了房地產爆雷以及A股連續暴跌,年前A股總算在官方出手護盤下重回2800點,但股民們這個年恐怕也是過得心驚膽顫,就怕年後開盤再有震盪。

陳建甫說,中產階層往下沉淪,恐怕會使中國社會面臨動盪不安,在他看來,2月3日中共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除了依往例對「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做出指導外,所強調的「鄉村全面振興」也是在為將來可能有大量移工在城市裡無法生存,必須返鄉謀生預做準備。

陳建甫說:「這個一號文件裡面就已經提防,如果城市的產業崩解了,農村有沒有辦法把這些從都市來的移工再接回到農村安置,這個就是中國很擔心的一個問題。」

陳建甫指出,鄉村全面振興包括靠近沿海與大城市的縣級鄉村,創造足夠資源以承接返鄉移工,鼓勵他們從事包括電商在內的鄉村與農業創生產業;但另一方面已也須提防隨著移工返鄉,會把失業、糧食供應等社會問題從城市帶回農村。

對此,武漢台商李方中認為,近年來在當地確實可以感受到許多排名靠後的「二本」、「三本」乃至技職類高校畢業生求職較為困難,因此不少打工族選擇離開武漢返鄉。

與之對應的是例如湖北省的黃岡、黃石等地,也開始有越來越多企業前往布局,雖然薪資不如武漢,但至少能夠提供他們在家鄉的工作機會。

相比過去,在春節假期結束後,許多位於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省份的企業總要擔心缺工問題,唐靖遠則認為,在通貨緊縮,在總體需求降低的情況下,今年節後不僅不會缺工,恐怕還將持續出現「求職難」的挑戰。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莊志偉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