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大減、年獎歸零 中國白領苦吟「經濟光明論」(圖)
就職場而言,受訪人士的經歷、招聘機構的調查顯示:2023年降薪普遍,年終獎減少幅度大。(圖片來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2月11日訊】北京正全力唱響經濟光明論。中共黨魁習近平及高層李強、王滬寧、蔡奇等人,2023年12月以來多有相關表述。在經濟基本面並無明顯改變的背景下,中國官方近期採取強行政干預在春節前穩定了股市,顯示出中共唱響光明論的決心。
然而,光明論被信服並不容易。就職場而言,受訪人士的經歷、招聘機構的調查顯示:2023年降薪普遍,年終獎減少幅度大;2024年的錢包是否鼓起來,普通工作者也無信心可言。有受訪者援引網路流行語告訴美國之音記者,天塌下來不能用嘴接著,光明論不是唱出來的。
年終獎變0終獎
年說到就到。一起到達的,是手機上令人眼花繚亂的年終獎消息。華為分紅770億元人民幣、人均54萬剛賺足眼球,理想汽車高管表態「不能不學華為的利益分配」,做實了這家企業甩出大手筆的猜想——不少員工此前爆料,2023年年終獎超過10萬元。此外,格力、娃哈哈以及一些頭部直播企業大發年終獎的圖文信息,也是不斷刷屏。
幾家歡喜幾家愁。「年終獎再怎麼高,那都是別人家的,看看就好,」北京時間2月8日下午,張斌告訴美國之音記者,他刷過一條又一條短視頻,仍沒等到有錢進賬的手機簡訊提醒。
這位在廣州一家報社工作的廣告銷售表示:「我們部門所有同事今年勉強完成了廣告任務,按理說有年終獎。而有的話,過往都是年前發。要超過一萬,年初一我去蓮花山上香。」他提到的蓮花山位於廣州番禺,是當地知名的佛教景點。
想上高香的大有人在。在武漢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工作的邱先生告訴美國之音:「年終獎就別提了,我們是0終獎。今年沒有,以後有沒有也不知道。我們這樣的小公司能維持不倒閉,我就謝天謝地了。」
具有標誌意義的中國大廠的年終獎,目前看也有減少。根據中國媒體披露的信息,在年前發放年終獎的騰訊,其微信事業群不少員工的年終獎拿到10個月以上,而這一數據在2019年可以達到40個月;騰訊平均年終獎在疫情期間達到20萬元,而微信事業群2023年的年終獎平均值或是7萬元。
年終獎是一般職場人士非常重要的收入來源。根據招聘網站前程無憂發布的年度調查,在已拿到年終獎的受訪者中,68%的人表示2023年的年終獎佔全年收入的一到三成。這也就意味著,一旦年終獎變0終獎,普通職場人士全年收入將大幅減少。
有些公司過往會在春節假期之後發放上一年度的年終獎。但2024年年初是否會發2023年的年終獎、又能發多少,現在看上去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來自招聘網站智聯的最新調查顯示, 2023年,20.2%的白領確定有年終獎,比2022年的26.9有所下降;2023年白領年終獎平均值是6950元,較上年減少1478元,降幅達到17.5%。
重災區中,金融業2023年年終獎均值為7922元,較2022年下降35%;IT、通訊、電子、網際網路行業均值為6838元,下降27%;汽車、生產、加工、製造行業均值為6617元,降幅為20%;房地產、建築業均值為6503元,降幅28%;能源、礦產、環保行業均值為6330元,降幅達40%。
導致企業控本增效、減少年終獎發放的原因,智聯認為是「多重不確定因素疊加」。這家招聘公司沒有展開介紹這些因素,但分析人士早已為中國列出了不確定性清單,其中包括房地產危機、地方債務麻煩、人口結構性矛盾以及對外關係惡化等等。
降薪亂了人心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月中旬發布數據:2023年中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同比名義增長7.1%,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長6.3%。多位受訪者告訴美國之音記者,他們在2023年降薪很明顯,官方數據與他們的感知不符。
在武漢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工作的邱先生,表示2023年讓他很沮喪:「新冠封控導致很多商業活動不能進行,我們也就認了。但整個2023年公司的業務都不行,薪水非但沒漲,每個人還跌了,這個確實沒有料到。慘淡如此,應該是與房地產、金融、消費這些行業的問題有關,但這些宏觀微觀的東西,很難說有個確定的結論。就公司而言,也只能是堅持。」
在廣州一家報社做廣告銷售的張斌告訴美國之音記者:「我們的收入減少了30%左右。以前是以業績來算收入,2023年是以利潤來算。比如說,去拉客戶做廣告,100萬的業績,提成10個點,那就是10萬;但現在以利潤為提成的基準,100萬的業績可能只有70萬利潤,提成不變仍是10個點,那只有7萬了。」
張斌介紹:「報社現在也有融媒體、客戶端,但客戶還是不願意投廣告。除了可選的優質新媒體很多外,主要因為廣告基本沒有轉化率了。而廣告沒有轉化率,很大原因是普通讀者看了廣告也不想花錢、消費意願不夠。」
智聯的調研數據顯示了降薪的普遍存在:2023年降薪白領佔比32.3%,比2022年的31.8%、2021年的26.8%更高,其中降薪20%以上者佔比11.6%。同一份數據也揭示了故事的另外一面:2023年,44.1%的白領薪資有所上漲,佔比高於2022年的35.3%,也高於2021年的43.6%。一增一減,似乎突顯的是行業和企業的差異;同時,這一數據發布較早,並未涵蓋年終獎17.5%的大幅下降。
有受訪者談降薪時情緒失控。在廣州一家留學中介工作的鄧女士,談到了公務員丈夫2023年被降薪。在美國之音記者的追問下,她顯然是失去了耐心:「加上福利,各方面降了20%,廣州政府也沒錢了。我已經說得這麼清楚了,你怎麼還在問呢?」
鄧女士透露,留學中介公司在疫情三年垮了很多,受影響顧問都已轉行,堅持下來的目前都還不錯,但她在這個行業裡看到了更多:「2023年都很難。經濟不好,看不到希望,很多成年人選擇中年出國。三四十歲的人拿上留學簽,帶著孩子、一家人走了,到國外再找移民的機會。 」
難唱響的經濟光明論
中共高層最近頻繁提及中國經濟光明論。2023年12月中旬,當時舉行的中國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分析一般認為,光明論主要用意之一,是博弈輿論場上流行的中國經濟巔峰論、到頂論。
救市是中國唱響光明論的重要一招。中國股市2月9日休市迎「春節」,2月5日至8日是兔年的最後4個交易日,中國官方通過「國家隊」托市、限制做空、證監會換帥等一系列辦法,初步控制住了股市行情的下挫。這是中共20大以來第一次大規模救市,習近平和他的政治團隊需要股市指數的改變,為中國經濟光明論提供鮮亮註腳。
而收入降低會影響到經濟光明論被接受的程度。收入牽一髮而動全身。用中國官方的話來說,在微觀層面,收入事關激勵,對生產產生影響;在宏觀方面,收入會通過消費影響投資,最後影響全社會的經濟績效。
「收入少了,當然就是不敢花錢了。」在廣東珠海一商業銀行工作的倪女士表示,因為每月獎金減少一半,她的收入全年至少減了3成:「我2023年最大的一筆開銷是買車。鎖定電動車後,剛開始想買特斯拉,但價格都是20萬往上,猶豫來猶豫去,最後入手10多萬的小鵬。回頭看,感覺就像省了10多萬。」她認為2024年的情況目前來看也不光明,「天塌下來不能用嘴接著,普通工作者最看重的是收入」。
降薪和通縮的疊加,看上去更是加大了經濟光明論被唱好的難度。中國國家統計局2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繼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去年12月下降0.3%後,1月CPI同比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降幅達到0.8%,創下了14年來的最大跌幅,再加上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跌2.5%,都顯示中國經濟通縮風險在持續發展中。
經濟學者一般認為,通縮的副作用之一是消費者推遲消費,他們預期產品或服務出現更低的價格。而這種等待將進一步抑制需求,對整體經濟構成威脅。
深圳一家地產上市公司的財務副總舉了一個例子,試圖證明自己有錢也不想花:「你比如說我理髮,一次消費100元不是消費不起,但是我還是會去10塊、15塊的地方。當然不是說房地產很糟糕了,這點錢我就出不起了,我就是覺得沒必要花。其實,中國人一直都是比較保守的,不該花的錢,是不會去花的,這與可不可支配沒什麼關係。」
這位財務副總表示:「我不知道什麼光明論、巔峰論,那也不是唱的吧。2024年,還是關注普通人吧。人均可支配收入這些概念,很多都是西方的。老百姓有錢、又願意花錢,經濟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