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圖)
節氣的變化跟人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圖片來源:Pexels)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將於2月4日到來。在歡度立春前,我們先來瞭解二十四節氣吧!談節氣前,首先得必須瞭解祖先們如何創造、發明曆法。據研究,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更早的時候,沒有四季之分,只有春秋。遠在春秋時代,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後來持續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不過,先秦時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與後世不完全一樣,今本《淮南子·時則訓》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可能已經過漢代人的整理和修改,但所載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已經與後世完全相同,且歷二千多年而沒有改變。這可以視作是二十四節氣定型的標誌。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也就是說,季節也是一個從少到多、從簡至繁的概念,聖人云:大道至簡至易。可是歷史就是這樣發展的,越來越繁蕪複雜,這也是天象變化使然。
根據《史記·天官書》記載,秦漢時代人們是用觀測日晷和星象等方法來確定節氣的。實際氣候的變化和天文的變化並不完全一致,這時會用其它辦法來校正,儘可能準確把握氣候的實際變化。
《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根據北斗星斗柄的指向來核定二十四節氣。正北的子辰與正南的午辰相連(經),正東的卯辰和正西的酉辰相連(緯),形成兩條相互垂直的線(二繩)。斗柄「中繩」分別為冬夏二至和春秋二分。「二繩」把天穹分為四個區(即四鉤):丑寅、辰巳、未辛、戌亥。每一鉤的中心處叫「維」。東北為報德之維,西南為背陰之維,東南為常陽之維。兩維之間,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淮南子·天文訓》還根據陰陽二氣的消長,對二十四節氣的氣候意義作了描述性解釋。因為這些解釋是建立在精密的天文定位的基礎上的,說明古人對二十四節氣的認識相當發達。
在過去的小法小道修煉,也和常人一樣十分重視季節的交替,因為他們講究採天陽之氣地陰之氣,節氣代表了「天地之氣」,這與個人修煉緊密相關。因此重視四季變化、重視時辰更迭。他們有自己自創的曆法。據說,這種曆法以立春為歲首,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個月,九十日。每月兩個節氣,十二個月共二十四節氣。《玄都開闢律》云:「二十四氣為天使。一氣十五日,一歲十二月,月二氣,終歲為二十四氣,皆是自然之氣也。」唐代的道士把這種曆法進一步改編成「二十八宿旁通歷」。宋代沈括正是在這種曆法的啟發下提出了獨具創意的新曆法──十二氣歷。
漢代董仲舒認為「天地之生萬物也,以養人。」(《春秋繁露·天符人數》)天地萬物都是為人而生、為人而成的。雖然天地主宰萬物主宰人世間的一切,但是卻一切都是為了人才有了這一切,節氣變化亦然。因此,節氣的變化跟人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
二十四節氣就是:春天有90天又18小時分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夏天有94天又1小時分為: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天有91天又20小時分為: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天有88天又15小時分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加起來共有二十四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也可以反映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如果按照太陽的來制定節氣,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與陰曆月份對應表
月份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節氣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斗建報德之維、甲、乙、常羊之維、丙、丁、背陽之維、庚、辛、通之維、壬、癸
音律南呂、林鐘、仲呂、夾鐘、太呂、太呂、夾鐘、仲呂、林鐘、南呂、應鐘、應鐘
中氣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斗建寅、卯/中繩、辰、巳、午/中繩、未、申、酉/中繩、戌、亥子/中繩、丑
音律夷則、蕤賓、姑洗、太簇、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黃鐘、無射
(斗建、音律出自《淮南子》)
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用來劃分一年四季的;二分、二至是季節轉折點,「四立」表示季節的開始。小署、大署、處署、小寒、大寒、表示一年中最熱、最冷的出現時期。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氣溫下降的過程與程度;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反映降雨降雪時期的程度;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反映季節和農作物的生長現象。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應了氣候,萬物生長的變化及民俗,也給後代子孫們適切的指示。有了各種節氣定律作為依循,只要「不違農時」,就會民豐物阜,民族續存,命脈自得延綿,可見各種的節令與農事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十二個月的農作物如:正月蔥,二月韭,三月莧,四月蕹,五月匏,六月瓜,七月筍,八月芋,九芥藍,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
為了便於記憶,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個「二十四節口訣」。口訣只有四句,短小凝練,孩子們就能隨口背誦: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西曆傳入中國後,現代人又編製了與西曆對照的「節氣歌」: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文章取自:張慧珠、丹陽〈中國曆法二十四節氣(二):節氣的由來〉。此文經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