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臺灣民主如何引導中國政治變遷?(圖)

作者:王丹  2024-01-16 09:2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臺灣
臺灣臺北-1月13日:臺灣副總統兼民進黨當選總統賴清德(中)和他的競選夥伴蕭美琴(中右)(圖片來源:Annabelle Chih)

【看中國2024年1月16日訊】臺灣總統大選剛剛結束,民進黨的賴清德勝選,這在臺灣的政治生活中當然是一件大事。但是在選舉的最後一個星期,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有不少出身中國大陸,目前在海外定居的中國人,包括自媒體大V,學者專家,留學生和民運人士等,來到臺灣近距離觀察選舉。與此同時,在一些中文的社群媒體平台上,臺灣大選也成了這幾天最熱門的話題,討論最熱烈的,也是中國人居多。沒有什麼比這個現象更清楚地說明:臺灣的民主發展,讓對中國民主轉型有所期待的中國人,受到很大的鼓舞和激勵,臺灣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亞洲民主燈塔,甚至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引領中國的政治變遷。那麼,臺灣可以怎樣影響中國的民主化發展呢?

首先,我認為臺灣對中國民主化的支持,可以體現在臺灣的中國政策上。我們知道,民主制度的真諦,在於這是人民的統治,而非統治者的統治。因此,在兩岸關係這樣重大的問題上,我認為臺灣的新任的領導人應當嘗試直接面向中國人民,而不僅僅是向中國的統治階級喊話。尤其是當中國的統治者是違反國際民主自由原則的極權主義者的時候,臺灣的民意應當對接的,不是中共的黨意,而是中國人民的民意。因此,臺灣的領導人,臺灣的公民社會,臺灣的民主社群,都應當積極,主動地面向中國相對應的社群和群體發言,臺灣的領導人應當通過適當的途徑,例如通過社群媒體,直接與中國人民對話。這是我的誠懇呼籲。

我認為臺灣社會應當向中國人民發出清晰,明確的三個信息:第一,臺灣尋求和平,但更希望和平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因此,兩岸的未來發展是否順利,取決於中國是否能夠民主化,這不僅是臺灣人民的意願,也是全世界的意願;第二,臺灣曾經走過民主化的道路,深知民主化能夠給一個國家和社會帶來的進步與文明,臺灣熱切期待把民主化的經驗分享給中國人民,並堅定支持中國人民為了爭取民主化所進行的一切努力。第三,未來,一旦中國民主化,希望中國能夠尊重臺灣兩千三百人住民的自決權利。在這樣的相互尊重,不設前提的基礎上,臺灣也願意與中國針對各種可能的合作形式進行誠懇的開放的討論。

或許有人說,中國這麼大,臺灣沒有能力提供具體的支持,引領中國的政治轉型。整體來講,中國的變化當然還是要靠自己,不可能依靠臺灣的支持,這當然是事實,但我認為臺灣目前其實已經具備一定的能力,給予中國的民主化發展以力所能及範圍內的支持。支持的形式有多種多樣,但我在這裡可以舉出一個比較具體的例子:臺灣的半官方的民主基金會已經辦法了十八年的人權獎。我認為,把這個獎項頒發給中國的人權鬥士,對中國的人權民主事業,對臺灣的國際聲譽,都是有好處的。而十八年來從來沒有一屆發給中國的民主力量,反倒是無法給予外界合理解釋的事情。

當然,我不認為臺灣有義務支持中國的民主化,我們也沒有權利要求臺灣為中國的未來做什麼事情,這是必須由臺灣人民自己做出的選擇;但考慮到中國的民主化,無論如何,都比今天的專制政權對臺灣的利益更為有利,因此,以上的看法,僅僅是我的個人建議,我還是希望可以提供給臺灣各界參考。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