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終收撥當心畫:2023年世界十大財經新聞(上)(組圖)
【看中國2023年12月29日訊】2023年的全球經濟,可以說又是一個動盪不安、令人心憂的年份。已經發生的一系列重大經濟事件,如美國的矽谷銀行及其他域區性銀行的接連倒閉、歐洲的瑞士瑞信的爆雷、自今年初在股票市場上刮起的人工智慧(AI)旋風、美聯儲不同階段的利率會議及決策聲明,加上地緣政治中的俄烏戰爭拉鋸以及最新的以哈衝突的全面爆發所引發的蝴蝶效應等等,無疑是即將過去的2023年備受各方關注和回味的焦點。為此,《看中國》財經欄目特別為您梳理出2023年十大國際財經新聞,與讀者朋友們一起,回顧這些雖已過去但仍揮之不去,或許還將對未來全球經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的重要年度事件。
1. 全球經濟復甦放緩
世界主要金融機構預測,受美國和瑞士銀行業危機、能源危機、烏克蘭和中東衝突等引發的「金融地震」影響,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低於2022年3.3% - 3.5%的增速,預估值將下降至3.0%。雖然這一經濟增速的預測值略高於2023年初,但以歷史標準衡量仍然疲弱。許多國家的中央銀行不得不考慮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貨膨脹或停止加息以幫助經濟復甦。
經濟放緩主要集中在發達經濟體,其增速將從2022年的2.7%降至今年的1.5%,明年仍將保持在1.4%的低迷水平。歐元區繼續受到去年戰爭造成的天然氣價格飆升的影響,其增速料將急劇降低至0.9%。報告預計美國今年經濟增速為1.8%,日本1.4%,英國0.4%,德國則降至-0.3%。相比之下,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仍有望局部回升。
2. 美國銀行業大動盪
美國地區性銀行今春以來接連暴雷,危急情勢堪稱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首見。1月份,美國第二大加密貨幣銀行友善銀行(Silvergate Bank) 由於受到2022年FTX 爆雷的影響,公司去年四季度就已經損失了9.49億美元的用戶資產,加之受到諸多利空消息衝擊, Silvergate 危機加深,1月8日正式宣布倒閉,並開始清算資產。
因債務危機於2023年3月10日破產的美國第16大銀行矽谷銀行(圖片來源:Adobe stock)
3月10-12日,美國第十六大銀行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與總部位於紐約的全美最大加密貨幣銀行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也有被譯作「簽名銀行」的,但欠準確)因儲戶大量提款導致流動性損失,接連宣布倒閉。5月1日,美國金融主管機關宣布接管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並最終由摩根大通收購,兩個月內倒閉了三家銀行。由於美國政府和美聯儲提供的及時金融援助方案,防止了可能導致經濟蕭條的廣泛銀行業危機。
3. 瑞士聯合銀行收購瑞信
全球第五大財團,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瑞信(僅次於它的長期競爭對手瑞士聯合銀行UBS)因一連串事件、醜聞、管理層更迭與法律問題飽受打擊,最大股東沙特國家銀行3月時更是以監管因素表示不再增加持股,引發市場恐慌性賣壓,使瑞信轉向監管機構求助。 3月19日,在瑞士政府斡旋下,瑞士第一大銀行瑞士聯合銀行(UBS,簡稱瑞銀)同意以30億瑞郎(約合32.5億美元)全股票交易收購瑞信,預計交易將於2023年底完成。基於收購瑞信,瑞士央行向瑞銀提供1,000億瑞郎的流動性支援,政府也為瑞銀接管瑞信衍生的潛在損失提供了90億瑞郎擔保。6月12日,瑞銀宣布,已經完成對瑞信的法律收購,瑞信已並入瑞銀,合併後的實體將作為一個銀行集團進行運營。
2023年3月,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瑞信(Credit Suisse)被瑞士聯合銀行收購
(圖片來源:FABRICE COFFRINI/AFP via Getty Images)
瑞士央行稱,這一收購是在瑞士政府、瑞士央行及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FINMA)的共同支持下實現,該央行將為兩家銀行的合併提供大量流動性援助。不過,瑞銀價值約173億美元的額外第一類資本(AT1)債券價值直接減記至零,使這些債券的投資人血本無歸。
4. AI產業乍起 吹皺一池春水
2022年11月,美國人工智慧研發公司OpenAI向公眾發布開發生成式聊天機器人ChatGPT。今年1月下旬,ChatGPT正式推向市場。僅僅兩個月後就以1億用戶掀起了「全球熱」,新一輪人工智慧(AI)熱潮席捲全球。而借力這波AI熱潮,作為領先的人工智慧和圖形處理器製造商的晶片大廠英偉達(Nvidia,臺灣譯作輝達)可說是風生水起,成為潮中的最大受益者。英偉達推出的新一代AI處理器和相關技術,由於其在性能和效率上的突破性進步,得到了廣泛的市場認可和應用。這些技術在多個領域,包括自動駕駛汽車、深度學習、雲計算和遊戲產業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些領先元素帶動其在美國上市公司中的市值排名,從2022年底的第八名一口氣竄升至第五名,總市值達到了1.2萬億美元。此外,微軟公司亦因大舉投資OpenAI而佔得先機。
2023年在資本市場上風生水起的人工智慧應用軟體ChatGPT(圖片來源:OLIVIER MORIN/AFP via Getty Images)
生成式人工智慧成為2023年蓬勃發展的技術趨勢之一。生成式人工智慧經歷了一年的巨大功能發展。這項突破性的技術正在徹底改變經濟部門的運作方式,強烈改變就業市場,塑造未來的工作。但這一先進科技對人類就業和安全等各方面的風險,仍持續引發公眾的討論與研究。今年,全球大型科技企業和初創企業紛紛推出大語言模型。同時,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也引發擔憂,美國、歐盟等紛紛出臺政策,擬加強對人工智慧發展的監管。 12月,歐盟達成協議,通過了「人工智慧法案」,這是全球第一個針對AI的完整規範文件。
5.美國掀起罷工潮
美國勞工運動在2023年大展拳腳,利用這幾年就業市場人力短缺的機會,要求並獲得顯著提高的工資和福利。根據康乃爾大學勞工行動追蹤系統的數據,從好萊塢編劇、演員到汽車工人聯合會(UAW)工人,在2023年前11個月,全美共有51萬名勞工合計發動了393次罷工。由於本輪罷工潮規模持續升級,橫跨多個行業和地區,並逐步形成全國全行業範圍的「共振」,不可避免地對美國經濟乃至政治將產生重要影響。經濟層面看,以汽車業罷工為例,從產出規模來看,穆迪預計全部工會會員罷工6週將導致四季度GDP減少0.2%。從社會福利損失來看,安德森經濟集團估計,10天罷工活動將帶來超過56億美元的社會福利損失。其中,汽車行業經濟損失約佔總福利損失的6成。從就業市場來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估計表明,罷工導致約53萬個崗位以及15.5億美元國民收入的損失。從政治層面看,罷工潮或將影響美國大選的走向。此次汽車業罷工涉及的州中,包括多個總統大選選舉的「搖擺州」,罷工大本營密歇根州最搖擺,川普(特朗普)和拜登曾分別在大選中贏得該州,而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尚未明確會在2024年大選中支持哪個黨的候選人。不過,川普和拜登均宣布支持汽車工人罷工,並前往現場發表講話,以吸引選民。
(未完待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