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恐嚇大挫敗 解除大部分對立陶宛經濟施壓(圖)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12月1日讯】(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2021年,中(共)國因不滿立陶宛讓台灣設立代表處,而進行貿易報復,但立陶宛並沒有退縮,還持續提升和台灣之間的外交互動及產業合作,時隔2年之後,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向媒體證實,北京已經解除大部分對立陶宛經濟施壓。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指出,前年立陶宛允許了台灣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Vilnius, Lithuania),而遭中國祭出非正式貿易的制裁,使得多項產品被禁,在時隔2年後,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披露,中方已經解除了大部分經濟施壓的措施,現今雙方持續磋商,已經接近和解了。
2021年,立陶宛當局同意以台灣為名,在其首都維爾紐斯設立了「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此舉立即激怒中國祭出制裁手段,致使立陶宛多項產品很快遭拒於中國海關門外,導致對中國出口幾乎歸零。
藍斯柏吉斯對立陶宛新聞機構ELTA指出,我必須強調,立中兩國經過持續不斷的外交磋商,如今北京已經取消大部分對立陶宛的經濟施壓,儘管雙邊貿易還沒有完全恢復,不過立陶宛亦足以透過與其他印太國家的貿易來獲得彌補,立陶宛已不再受制於任何來自於中國在經濟上的施壓了。
藍斯柏吉斯說,有了前車之鑑,立陶宛公司企業已經不再選擇中國來作為合作夥伴,而且相當清楚中方拿經濟作為工具。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顯示,今年前10個月,立陶宛對於中國的出口額,已經比2022年增長了53%,達至1.1億美元,不過比起貿易停滯之前的2021年前10個月還下降了71%。
藍斯柏吉斯否認「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會因為立中兩國關係解凍而有所變化。另外,被問及台灣代表處更名的傳聞,他特別強調,台灣代表處的議題並不屬於立陶宛和北京討論的範圍。
目前歐洲國家首都多半以「台北」為名來設立代表處,但歐盟堅稱「台灣」也合乎所謂的「一中政策」。
立陶宛議員:北京打壓結果卻事與願違
先前立陶宛國會議員馬塔斯‧馬爾德基斯(Matas Maldeikis)於該國首都維爾紐斯向美國之音指出,最初北京對立陶宛展開打壓之時,中方想到的是閃電戰及一場速決戰,來展示北京的力量,並認為立陶宛政府在此種強大攻勢之下,將會垮台或者做出讓步。
然而,結果卻是意料之外。他稱,我們的經濟卻正在增長。在中國對我們進行制裁之後,我們的出口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增加達45%。北京當時試圖將我們當作一個反面典型,也就是若你不服從我們,下場是什麼。不過這個結果正好相反。它讓其他人看到這樣一個例子,也就是如果你不服從,你就贏了。這是我們從沒有想過的場景。
他表示,現今立陶宛並不急於要改善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反倒是北京不得不找到可以擺脫困境的途徑,並想辦法如何讓他們的大使可以返回到維爾紐斯,而後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翻過這一章。
不服從中共反而獲利 專家:這2國為其它國家樹立典範
8月7日,據中國問題專家、旅澳學者李元華分析指出,其實這就是天意。只要不屈服於中共,不要順著中共走,也不跟它攪在一起,非但未受影響,甚至還比原來還掙得多、賺得多和贏得多,這就是立陶宛給我們展現的一個最直接例子。
李元華說,事實上他講出了與北京打交道的最核心問題,即是只要不懼怕,你堅持著,那麼你不可能會有任何損失,甚至能獲得利益。這一點上不只是立陶宛而已,在澳洲也是這樣的。
「先前澳洲在新冠疫情之初,要求國際必須獨立調查病毒的來源,因而引發中方發了瘋似的所謂制裁,但到最後澳洲與中共有天理管,並沒有受影響。這與立陶宛的性質完全一樣。」
自2020年5月開始,北京宣布要對澳洲煤炭、葡萄酒和棉花等商品實施進口的限制。不過現任澳洲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於2022年5月上任之後,中國對於澳洲的各項貿易禁令就逐漸解除。
比如,彭博社在今年3月報導,中國已經允許國內4個主要的進口商向澳洲購買煤炭;海關也接到了通知,可以開放所有澳洲煤炭進口。近日中國商務部又宣布,從8月5日起,終止對於原產於澳大利亞之進口大麥徵收反傾銷與反補貼稅。
李元華強調,你只要與中共不妥協,最後就真的會柳暗花明。反過來說,你順從了中共,反而沒有什麼好處。這些國家的例子,已成為其它國家參照的範本,亦即不管你與它有多大的經濟往來,當你越不懼怕它,你就越能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