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和李強輪番發聲 再向外資拋橄欖枝(圖)
習近平和李強輪番再向外資拋橄欖枝。(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11月29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稱,要保護外商合法權益。而在西方採取「去風險」減少對中國依賴的情況下,中國總理李強在中國首屆供應鏈博覽會上招攬外資。
習近平和李強招攬外資
數年以來,外國企業抱怨在中國面臨模糊和隨意的監管環境。此前,歐美企業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對投資前景造成衝擊,在華外資企業信心降至多年來最低。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11月27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表示,要加強涉外法治建設,完善公開透明的涉外法律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習近平說,中國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同時,習近平還強調要「加強保護我國海外利益的法治安全鏈」,引導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運用法治和規則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中國總理李強11月28日表示,中國反對保護主義,希望加強與所有國家的供應鏈夥伴關係。這一表態的背景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對於供應鏈依賴中國表達憂慮。
李強在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表示:「我們願意與世界各國建立更緊密的生產和工業供應鏈夥伴關係。」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當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保持穩定、持續深化時,世界各國就普遍受益;當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受到阻礙、停滯不前時,世界各國就普遍受損,」李強在致辭中表示。
由官方機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主辦的本屆供應鏈博覽會也是北京當局希望抓住外商,讓它們增加在中國投資的最新努力。中國曾經是外資的吸鐵石,但是目前外資的增幅已經跌至歷史新低。
路透社在報導中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北京要武統臺灣呼聲日漸升高,造成的地緣政治緊張關係正在促使在中國運作的外商改變他們的策略與計畫,降低他們對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依賴。這些外企陸續開始增加對那些與美國關係良好的國家的投資,其中包括印度、墨西哥和越南。這一策略被稱為「中國+1」。
中美供應鏈博弈
歐美國家紛紛表明「去風險」以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對中國經濟也產生衝擊。11月27日,美國總統拜登宣佈成立白宮強化供應鏈韌性委員會(White House Council on Supply Chain Resilience),由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國家經濟顧問萊爾•佈雷納德(Lael Brainard)擔任共同主席,成員包括聯邦政府當中負責農業、商務、國防、能源、運輸、情報等各部及委員會之負責人,以及美國國務卿與美國貿易代表。
白宮強化供應鏈韌性委員會將於2024年12月31日之前進行首次四年一度的供應鏈審查,並將定期更新攸關美國國家安全與經濟安全之關鍵產業、部門與商品的定義及標準。在公布標準後,委員會將每年應用該標準進行審查,並酌情更新關鍵部門清單。
白宮官員說,包括醫藥、半導體等關鍵供應鏈,都要避免地緣政治的風險。中國是美國醫藥商品主要來源之一,臺灣則佔世界半導體生產大多數的份額。
拜登同時宣布近30項新措施來增強對美國經濟與國家安全扮演關鍵角色的供應鏈,來協助美國人能獲其所需,為企業提供可靠成果,增強美國農業與糧食系統,並支持美國國內高薪的工會工作。
白宮經濟顧問佈雷納德直言,這些措施將「加強美國供應鏈並降低美國家庭的成本」。
據悉,拜登將根據《國防生產法》擴大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的權力,投資3500 萬美元用於無菌注射藥物關鍵原材料在美國國內生產,並將指定一名新的供應鏈彈性和短缺協調員,來緩解美國的藥物短缺問題。
而美國國防部將發布一份藥品供應鏈韌度的新報告,同時國土安全部將啟動一個新的供應鏈彈性中心,併進行紙上演練,來測試關鍵跨境供應鏈的韌度。
佈雷納德說,近期的優先事項將包括解決美國港口內部威脅和漏洞造成的供應鏈風險。商務部將推出第一個供應鏈中心,整合行業專業知識與數據分析,開發創新的供應鏈風險評估工具。國土安全部和商務部將合作加強半導體供應鏈,併進一步實踐《晶元和科學法案》(The CHIPs Act)。
近年來隨著中美關係緊張的加劇,美國和其他西方盟國對在供應鏈方面過分依賴中國表達關切,並且陸續推出一系列去風險化的戰略與措施。美國和西方盟友還試圖在先進半導體技術、設備和產品上對北京實施嚴厲的出口限制。
外企在華經營要付出代價
習近平本月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的書面演講中,邀請企業來華投資,承諾將採取「暖心」的措施,「為外國工商界朋友來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保障」。
在隨後晚宴上,博通(Broadcom)首席執行官陳福陽(Hock Tan)花了4萬美元與習近平同坐一桌。陳福陽有大事要爭取--他正在等待北京批准一項規模達690億美元的交易。
中國監管機構一直未批准博通這家美國晶元製造商收購企業軟體開發商VMware的交易,導致博通三次推遲交易完成日期,而該交易最初是在2022年5月宣布的。北京當局此前也曾阻撓過涉及美國公司的多項並購交易。英特爾(Intel)以50多億美元收購以色列公司Tower Semiconductor的計畫因中國監管機構未放行而於8月份告吹。
這次晚宴的幾天後,北京批准了博通的交易。北京還向萬事達卡(Mastercard)開了該公司期待已久的綠燈,允許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支付處理商在中國發行「萬事達」品牌的人民幣銀行卡。
據《華爾街日報》11月29日報導,一些觀察人士認為北京的這些舉措是向美國公司伸出的橄欖枝,眼下這些公司對在中國做生意愈發謹慎。此類舉措也表明,在中美日益激烈的地緣政治競爭中,企業可能如何被利用。
上海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hanghai)會長鄭藝(Eric Zheng)說,萬事達卡和博通各自交易的獲批,必須結合中美雙邊關係來看待。上海美國商會的會員企業認為美中關係不確定性是它們在華開展業務的最大顧慮。
鄭藝認為,這些應該是標準的商業慣例,基於既定的法律法規,外國企業希望此類活動不要被政治化。
紐約智庫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Conference Board)上週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經濟困境持續之際,跨國公司CEO(首席執行官)們對中國的信心正在減弱。
一份對35名駐華外企CEO進行的調查顯示,今年下半年,一項衡量他們對中國信心的指標從六個月前的72降至54。該數值若低於50,則表明作出負面回應的受訪者人數超過作出積極回應的人數。這項調查在北京當局最近批准博通和萬事達交易之前進行的,受訪CEO大多來自美國和歐洲公司。
該智庫還發現,40%的受訪CEO預計資本投資將減少,幾乎同樣比例的CEO預計未來六個月將減少員工數量,而今年上半年這一比例僅為9%。
根據中國官方數據,在截至9月底的連續六個季度裡,海外公司從中國撤出的總利潤超過1,600億美元。這種利潤的異常持續外流,表明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習近平和李強輪番上陣
再向外資拋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