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中國歷史的三場大風(組圖)


赤壁之戰,一場東南風奠定三國鼎立格局。(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一場戰役的勝利,是要同時具備「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因素才可能成功的。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幾場和「大風」有關的戰役,原本一場力量對比懸殊的決戰,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風」,改變了歷史的軌跡。

彭城之戰 劉邦靠大風得以保命

楚漢戰爭中的彭城之戰,劉邦有五十多萬大軍,而項羽只有三萬人馬。但項羽部隊驍勇善戰,殲滅漢軍二十萬。之前項羽屢戰屢勝,從未打過一場敗仗,以他的軍事能力,此時拿劉邦的首級已如探囊取物。

但就在劉邦的軍隊在要被打光了支持不住的情形下,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大風從西北方向迎著楚軍刮來,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於是楚軍大亂。

就是這千鈞一髮之際颳起的大風,讓劉邦得以逃脫,最終劉邦打敗項羽,開創了漢朝四百年的基業。

赤壁之戰 一場東南風奠定三國鼎立格局

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曹操率領八十三萬軍隊,以一統天下的必勝信心,對決孫劉五萬聯軍。


曹操橫槊賦詩,日本畫師月岡芳年繪。(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在《三國志·江表傳》中記載:一場在隆冬時颳起的東南風(赤壁之戰發生在冬天,此時江東一帶刮的是西北風),燒掉了曹操的戰船。這一場力量對比懸殊的決戰,以孫劉聯軍的勝利,改寫了歷史的進程,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

鄱陽湖之戰 朱元璋乘大風火攻陳友諒

元末鄱陽湖大戰的結局也是藉助一場大風。

元朝末年,陳友諒自立為王,稱為大漢皇帝,擁有當時國內最強大的軍隊。但是離自家地盤不遠的地方,有個第二強大的軍隊,老大是朱元璋。俗話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於是,在1363年8月,陳友諒親帥六十萬大軍討伐只有二十萬軍隊的朱元璋。

當時,陳友諒的戰船十幾丈高、綿延數里,而朱元璋都是些小的戰船。陳友諒的戰船居高放炮石攻擊低處的明軍船艦,朱元璋的座艦也中了彈,朱元璋幾乎被俘虜。打到第四天,朱元璋眼看就要支撐不住了,他知道除非火攻,不然只能坐以待斃,但愁無風相助。

據《明史》記載:當天下午突然起了大風,而且這風是朝陳友諒軍隊吹的,朱元璋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時機,乘風縱火,燒燬陳軍二十幾艘戰船,最後打敗了比他強大數倍的陳友諒部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元末鄱陽湖大戰的結局也是藉助一場大風。(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對陳友諒而言,本來是穩贏的一場戰爭,結果一陣大風的神助攻,直接成就了大明王朝!

以上這些都是正史中記載的真實故事。在風雲莫測的歷史大舞台上,一場偶然的大風卻帶來了必然的結果,這或許就是天意吧!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